到底是亲自看着长了几年的孩子,虽然感情很复杂,但也不愿意轻易将他视做黑心烂肺之人。
不过谁获利谁筹划这个道理放之四海皆准,怎么还有可能不是宗实干的?
「爹爹想想,若十三将军不能入继大统,爹爹会怎么安排他呢?」
这下赵祯彻底明白了。
昔年他的父亲,也就是故真宗皇帝,因为连丧五子,膝下无有子嗣,所以在大臣的建议下用绿车旄节接了如今的知大宗正寺赵允让入宫抚养。
后来在他降生之后,才将人送了回去。
正是因为这段渊源,所以他当初择选嗣子时也是最先挑选这一脉的孩子,选中了年岁合适的宗实。
以时下的传统,曾作为皇帝嗣子的宗室会收到更多的优待。
就像他有意让赵允让掌握大宗正寺一般。
将来最兴来继位,宗实也是最好的大宗正寺长人选。
不仅如此,爵位也会高出兄弟们一截,不必费力磨堪。
祸水东引,不是没有可能。
「那你打算如何处置这些散布妖言之人?」
赵昕歪头,一副不解状:「皇城司是爹爹的皇城司,自然是爹爹来决定如何处置。莫非我受了委屈,爹爹会不为我做主么?」
这个回答可太让赵祯满意了。
他喜得捧住了赵昕的小脑袋摇了几下:「最兴来,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又到底在想些什么啊?!」
无力反抗的赵昕这次是真翻了个白眼,也再度给了一个令赵祯震惊的答案:「新政。」
赵祯:???!!!
只是面对他的询问,赵昕却伸出手掌打了个秀气的哈欠,懒洋洋道:「今日走困了,要睡觉。」
这小孩子的身体就是烦,电量一耗尽就得立刻关机,熬不了一点。
可这回赵祯却不惯着他了,搓了两下手又觉得不好收了回去,最后干脆直接拉开大门说道:「徽柔,帮爹爹一个忙,最兴来又调皮了。」
赵昕半闭不睁的眼睛唰一下瞪得如铜铃,整个人直接弹射起步。
这破爹,不讲武德,太不讲武德了!
第12章
二月,东宫后殿。
在积雪消融,万物复苏的天气里,终于等来了自己老师和伴读的赵昕开始读书了。
赵祯还特意将他读书的地点设在了东宫,摆出了一副这就是板上钉钉的太子,对他的态度都客气尊重点的护犊子形态。
搞得外朝的臣子们现在和打了鸡血似的,一个劲地上箚子要求举行册立太子的仪典,好做到名正言顺,也得一个拥立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