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谕修几乎是六神无主地走出了镇抚司的诏狱,连萧憬唤了他几声都没听见。他细细思量着韩易之的话,还未参破其中的深意。
正是因为参不破,渐有了怒气,阴沉着一张脸,十分骇人。
陈谕修虽生了一张俊秀的眉目,舒展开来甚是赏心悦目。可更多时,他是不笑的,面无神采的,眼含寒光的,淡淡一眼瞧过去,让人心中发毛。
更别提这时黑着脸,俨然一副不悦的神色了。
萧憬对这气氛太过熟悉,生怕触了霉头,引火上身,于是乖乖不语,亦步亦趋往贞元殿走着。
听韩易之的话意,似乎北疆战事牵扯到了京城,情状危急,令他不惜毁掉声望名誉,甚至甘愿送己身下狱,以这种狼狈结局收场。
实在不敢细思,北疆出了何事,兵部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次辅王义敬在远方视探皇陵,半月未归,兵部几乎大半的堂官都拢在他的关系网中,俯首帖耳,无有不依。如今陡然生变,定要掀起风波。
至于北疆康州……前些日的邸报传来了左狨军似乎有进犯之意,不知是否与此次变故有关。
思及此,萧憬从后头拽了一把陈谕修宽大摇曳的袍袖,见其觉察到拉扯才转回头来,神色依旧凝重。
萧憬眨巴着眼睛,不自觉心虚地咽了下口水。
明明没犯错,可瞧着这张沉沉如水又心事极重的面孔,还是莫名有些不敢造次的心思。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细弱,底气不足,“先生,要不然把沈濯调回兵部任职吧?”
陈谕修正心绪繁杂,沉思着,猛然没听清这话,不自觉又蹙起了眉,看上去有点凶。
萧憬喉口一哽,莫名两腿发软。他不知哪里不妥,紧紧瞧着眼前深沉的眸子,不吭声。
这时,陈谕修走上来两步,缓缓伸出手掌。
下意识间,萧憬先是心虚地眨了眨眼,想扭头去躲,脸颊的肌肉紧张地抽搐一阵。
可陈谕修只是轻轻将温热的手掌贴了上来,托着萧憬的下颌,拇指温柔地摩挲着他的脸侧。
陈谕修弯腰低头,俊秀的眉目陡然放大,眼珠一错不错地注视着萧憬的眸子,淡淡笑了一下,“陛下,说话要大声些,切勿示弱。”
萧憬浑身发麻,以腰腹间尤甚,手心诡异地胀跳了一下,又因这稍弯腰贴脸叮嘱的动作,不争气地心跳加速。
陈谕修向来不喜他畏畏缩缩的,说话要朗声,落落大方,平日如此,登极后便更要求严格,若是犯了免不了要受一番数落。
因而这含笑的教导,令萧憬实在不安,甚至可以说毛骨悚然。
他怔了怔,高声道:“我知道了。”随后又重复了一遍方才的提议。
陈谕修这才挪开了手掌,直起腰身,从萧憬紧张的眸中瞧出了几分仓皇无助,心底不由生出一抹蹿腾的火苗。
顷刻间,笑意又消失了,只是严肃的神色有所舒缓,步子也放慢许多。他思忖片刻,答道:“只有沈濯一人是不够的,我已经与蒋总兵去信了,命他二人速速抵京。”
萧憬懵懂点着头,与先生心有灵犀,虽迟钝地慢了一步,可却也是不谋而合。
他偷笑了一下,低着头在陈谕修身后缓缓走着。
陈谕修的身材颀长,却不过分清瘦,在这个宽阔挺拔的背影下,萧憬从未淋过一滴雨,也未受过一次寒。
他好好地走着。
当年那个摇摇晃晃走不稳路的小不点,追着先生的步子慢慢长大了,如今渐渐有了担当,再不怯懦畏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