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这位太平道领袖尚且在世,谁也无法保证以他的号召力,会否在此番奇袭中出现什么变数。
乔琰不敢说自己能算无遗策,却也直觉在这样的大场面面前,她或许还能有些发挥的馀地。
人总是不免有些贪心的。
开局的25点体质,在此时经过了初始点数分配,攻破坞堡之战,除掉卜己张伯之事,兖州整顿民生之举,间接影响皇甫嵩的决策,签到获得的那一次固定点数,以及这达成成就的9点属性点,最后被堆到了50。
50的体质——
这已经可以说是个寻常成年人的体质数值了。
与原本的25之间可实在是有着天壤之别。
即便接下来短时间内没有这等让她大展拳脚的机会,或许属性点不那么容易获得,但有这个基础在,已足够她依靠训练的方式来逐渐增进体能了。
她虽靠的是辩才本事让自己一步步走到今日,从先前丧父丧母丶流落祸乱兖州之地的黄巾军中孤女,让自己成为皇甫嵩和朱儁眼中的忠孝两全之人。
但——
一想到汉灵帝丝毫也没有因为黄巾之乱有所悔悟,依然极尽声色犬马之事,放任宦官外戚争斗,各地黄巾复起,后更有他死后的何进之死丶董卓之乱,乔琰心中便不由升起了一阵紧迫感。
这还不够!
光靠出色的口才远远不够!
汉灵帝死于公元859年,也就是中平六年的五月,距离如今也只有五年出头的时间了。
在更加无秩序的乱局面前,世家的身份丶孝悌的名声以及高明的辩才或许都没有太大的用处,反倒是武力值更有保障一些。
她也不能次次都用程立来当这个车夫,也不能指望典韦能在她其后的行动之中也时时跟随在左右。
果然还是得给自己再添一层保障才好。
而这冀州平定黄巾之事,或许是她在四五年内最重要的一个机会。
「小小年纪想这么多作甚。」乔琰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思绪,循声望去正见曹操站在对面的檐下,朝着她看过来。
乔琰对于自己抢先挖了典韦做保镖,保证她这个「谋士」的人身安全,又挖了程立协助她一并策划击败黄巾,反正是没什么负罪感的,在面对曹操的时候自然也不必尴尬。
倒是系统,早前给她选定这个身份就是为了让她能顺理成章地加入曹操阵营,现在也颇有看好对方的意思。
只不过大约是因为乔琰在对待黄巾一事上过于有主见,它嘀咕了两句「可以提前打好关系」,就先自己消停着安静了下来。
乔琰也不由在心中腹诽,萌新系统还是有萌新系统的好处的,尤其是当它还很明白,什么叫做不该插手的事情不要多说的时候。
她一念转圜间,已收起了脸上的深思之色,朝着曹操拱手作了个礼,「曹都尉。」
曹操现为骑都尉,从名头上来说听着不大,此番平叛黄巾的这一路主帅还是皇甫嵩,官压了他一头,但真要算起来,他也是个秩比二千石的大员,乔琰以官职相称,行晚辈对长辈的礼节,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但曹操显然对这个称呼不大满意。
「我与你祖父在京中多有往来……」
乔琰差点以为曹操要说出一句「不如你就唤我一声曹公」来,好在现年还不到三十,比起乔琰的父亲还要小上二十岁的曹操,还不至于做出这么混不吝的事情来。
见乔琰脸上似有异色,他笑着说了下去:「我这人喜欢自抬身价,权且跟公祖认个世交,你与我长子昂的年龄相仿,唤我世叔就是了。不必那么客套喊什么曹都尉。」
乔琰应了下来,喊了句「世叔」。
这位在历史上的未来,将会北据天下,奉天子以令不臣的魏公,年轻时候任侠不羁的性情,在此时显然还保存了绝大部分。
但就像现在还在当护军司马的孙坚,没人会想到他自黄巾之乱中勇登宛城崭露头角,会渐成枭雄之势,养出的小霸王孙策更是一举开创江东基业,现在的曹操嘛——
大约也不会有太多人觉得,许子将评价的那句「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居然算不上是一句错话。
不过现在实不必考虑这么多。
乔琰也不得不承认,曹操此人虽在后世留下的记载中有些多疑的轶事趣谈,后来的评价里也不乏「弊于褊刻,失于猜诈」之类的言论,但跟他谈天的确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也难怪他能在手下笼络这样多的谋臣武将。除却他手握的汉帝这一筹码之外,他本人的人格魅力也绝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