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可以?妈妈您人都来了,我怎么能让您住酒店?”周羽直接急地从沙发上跳了起来,“妈妈,我明白你的意思。可这里不是咱们奉化老家,父亲他人还在浙江省府呢!再说,这周公馆是我自己置办的房产,父亲就是人在南京,也很少过来。您就留下吧?就当是儿子求您了……”
对于父母之间的事情,十六岁时的周羽就不愿过多评论,如今的他,更是如此。
“那……好吧!”沉默了些许时间后,潘云珠勉为其难地答应道。其实她本就是要找机会接近周羽,能住在一起当然更好。
“太好了!”周羽拍手,坐回到潘云珠身前,道:“妈妈,这儿以后就是您在南京的家,二楼那里,还有一间大卧室,我回头让人给打扫出来……还有花园……”
“好了好了,阿羽,你再说我头都要晕了!”潘云珠看着已经长大的儿子,像个小孩子一样高兴地手舞足蹈,脸上不经意间带上一丝宠溺的笑意。
“对了,妈妈,我还没问您呢,您这次从广州北上来南京,是打算做什么吗?”
在又一阵高兴过后,周羽问道。
“我这次来南京,主要是要在这里创办《安雅报》南京分社。”潘云珠在来之前,对周羽可能的提问,也不是一点准备都没做,“其实早几年就该来的,只是这几年一直在打仗,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潘云珠的祖父,是晚清最后一任浙江学政潘衍桐。
辛亥革命之后,潘衍桐致仕,回到粤东老家,便从别人手中接下了广州创办最早的《博闻报》,并改名为《安雅报》。
潘云珠在离婚以后,就以潘家唯一继承人的身份,接手了《安雅报》,并亲自担任报社主编。
除了打理祖产,潘云珠当初接手《安雅报》的另一个理由,就是借着《安雅报》的掩护,帮助粤东地下党人,刊发革命报刊,配合发动宣传攻势。
而这,也是她接下来在南京,将要完成的另一项任务。
“嗯……我知道了!”周羽思考了一下,接着对潘云珠半是撒娇半是请求道:
“那妈妈以后就留在南京陪我了好不好?《安雅报》的事情,我明天就帮您跟贺局长他说一声,一准没问题的!”
周羽口中的贺局长,就是贺忠寒,复兴社四大台柱之一,现任国党军委会新闻检查局局长,正是潘云珠她们办报人的顶头上司。
“好~妈妈都依阿羽你!”潘云珠闻言既是顺水推舟,又是心甘情愿道:
“阿羽现在长大了,有本事了,能帮到妈妈了!”
“嘿嘿……妈妈,瞧您这话说的,我不帮您还能帮谁?”周羽说完就伸手拉起潘云珠,“妈妈,今天我哪儿也不去,现在咱们去吃早饭,等吃完我再陪您聊天。”
“妈妈,我告诉你啊,这随园的鸭油烧饼可是他们的特色,而且我跟您口味一样,都喜欢吃甜的……您快尝尝……嘿嘿……”
“你再尝尝桂花鸭,南京人都喜欢吃鸭子……”
餐厅时不时传出一阵或爽朗,或婉转的笑声,打破了周公馆长久以来的宁静氛围。
……
“妈妈,我下午要出去一趟。”
潘云珠到来的第二天中午,周羽专程从国府赶回家里陪她吃午饭。待到饭后,周羽一边帮潘云珠和吴妈二人收拾碗筷,一边说道。
“你下午要去哪里?晚上几点回来?”潘云珠心下一动,顺势问道。
“下午去看一位留学时候认识的朋友,她前段时间病了,我那时候刚好出差公干,就想着今天去看看她……”周羽毫不设防地解释道。
“您晚饭别等我,我应该是在外面吃过再回来。”
周羽平时在情报处的工作不算多,偶尔所谓的出差公干,大多都是出外执行暗杀任务。
就像这次,他孤身一人,在大批日本特务眼皮底下,堂而皇之地弄死了大汉奸殷汝耕。
但这些,周羽就不用和潘云珠说了,也免得她担心。
“嗯!我知道了!”潘云珠点头,接着说道:“那你打算带什么去看人家?我这里带了些粤东老家的特产……”
“有花胶吗?”周羽想到这里,问道。
“花胶?有的,在箱子里,我现在上楼去给你拿。”说着,潘云珠就转身上了楼。
下午两点,宁海路上的随园附近,金陵女子大学。
脱下中校军装,换了一身挺括西装的周羽,随着一个身穿浅蓝色侧襟五四学生装,留着一头干练短发的女生,穿过金陵女大熙熙攘攘的校区,来到教工楼二楼一间办公室门前。
“咚咚……”短发女生先是礼貌地敲了敲木门,接着轻声喊道:“林先生,周先生来看您来了……”
“吱呀~”略有些陈旧的木门从里面打开,一位身着白色长裙,面容清秀的女子站在门口。
“谢谢你了,小兰,你回去了,一会儿该上课了!”白裙女子就是女生小兰口中的“林先生”,显然是这所金陵女大的教授,先是微笑对小兰感谢道。
“周先生就由我来接待吧?你快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