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媒体,今天下午召开记者发布会!”江同州星眸寒性闪烁,不管是民族药市场还是关琮月,成季宇都休想抢走。
两个小时以后。
林助理拿着收集到的最新资料站在江同州的办公桌前,有条不紊地汇报道:“江总,华海的新闻发布会媒体阵容和内容已经确认,针对他们的媒体阵容,陆总会邀请比他们多一倍的媒体。”
“嗯,华海药业‘藏康宁丸’临床试验数据准备的怎么样了?”
床尾部放着一只藏式茶壶和几个精致的茶杯。
沙发床的对面改装成为一个简易的厨房,电磁炉、水槽一应俱全。为了合理的利用空间,厨房区域的上方还装了一排吊柜,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餐具、调料和干粮。基本可以满足烹饪需求。
车厢内地板铺着厚实的藏式地毯,墙壁上挂着传统的唐卡和藏族挂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很不错。”关琮月满意的点头,又补充了一句,“我很喜欢,谢谢你。”
“你喜欢就好!”江同洲拧开手中水瓶递过去。
第22章第22章
青兰卓玛第一次坐房车,雀跃地上了车后,乌溜溜的黑眼睛一直紧紧盯着车内的家具和电器。
江同州并没有跟着上车,等二人熟悉了车厢,坐稳后说道:“我来开车。”
说完又关切地看了一眼关琮月,嘱咐道:“今天我们要路过国王峰到达仲巴,晚上会在那里留宿。”
“好,辛苦了。”关琮月点点头,刚想再说些什么,狼叔走过来,熟稔地介绍本次自驾旅途的计划。
“江先生、关小姐,准备好我们就出发了,上午我们会到达国王峰,如果运气好,我们还可以赶得上看仲巴落日中的五彩沙漠,我已经联系好了民俗,晚上会有露营和篝火晚会。”
一切安排就绪,三辆车就前后朝北飞驰而去。清晨。
“关老师江总这是什么引起的过敏呢?我们明天要不要带个口罩也预防下?”工作人员问道。
关琮月回忆了下今天的行程,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五色风马纸随风飘曳的画面,定睛答道:“应该是风马纸。”
“风马纸?”三人异口同声问道。
“对,风马纸的颜色是用藏地当地植物染成的。”
“原来是这样。”等众人走上土坡,一股苍凉的气息扑面而来,眼前苍茫破败的土垣石坑如同被时光遗落的明珠,诉说着千年前的风霜雨雪。
“这里就是‘巴蒂般遗址’了,目前zf已经对遗址内的部分区域进行了1:1还原修复,模拟石器时代先民的生活场景复刻修建了房屋,打造了农耕、狩猎的场景。”村长边介绍带着众人走到遗址边缘一座石块和泥土砌成的半地穴式房子前。
从半开的屋子一眼就见就可以看到里面的房子场景,和现在的藏式民居一样,屋子中间是一个石块搭建的炉灶,房屋四周均匀分布着可以透光的圆形小窗口,
房子的半地穴式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这片土地上,屋内立柱和斜柱支撑起圆锥形的屋顶,仿佛是一座座窝棚式的建筑。草拌泥墙坚固耐用,室内中央设有石砌的炉灶,四周均匀分布着柱洞。
“这里是当时生活工具,这个是石刀、石锛、石斧。”村长指着挂在墙壁上的农具介绍道。
“这个是夹砂。”
在夹砂旁边摆放的还有陶罐、陶盆、陶碗等生活物品。
苏岑没有见过夹砂,问道:“关老师,夹砂是做什么的?”
关琮月莞尔笑道:“是当时的做饭工具。就和现在的锅作用差不多。”
苏岑闻言恍然大悟,点了点头。
关琮月又补充说道:“这里还发现了粟、猪骨和投掷石球等农业和畜牧业的遗迹,说明当时的藏地先民已经拥有了农业和畜牧业共同发展的社会形态。”
“巴蒂般遗址的发现打破了古代藏地人类活动禁区的印象,你看那边墙上挂着的骨链和骨针,说明这里早就有了精细的农耕和生产方式,都对现在藏地生活、饮食方式有深远影响,粟米的发现说明中原与西藏饮食文化交往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看完模拟场馆,村长又带着众人朝不远处遗址核心区走去。
遗址中心,古老的半地穴式房屋已经在岁月中变成一捧黄土,一堆碎石。或圆或方的房屋顶部早已不见,只剩下一圈圈石块镶嵌在土中留下的地基。
林导和编导、摄影沟通了几处取景点,便开始按照场景拍摄分组安排人员布景架机器拍摄。
作为本次纪录片的出场人物,关琮月根据场景需要,换上了妆造师事先准备好的一身红底黄花的藏袍。精致饱满的祥云莲花图案,一针一线色彩艳丽、大气庄重,衬托的关琮月与身后古老的大地完美融为一体。
等关琮月妆造完成后,人像摄影组的成员们已经调整好灯光和镜头,关琮月按照沟通好的点位,站在断壁前,身后遗址一览无余,雪峰为景,时光迅速定格,穿梭时空,回到了千年前古老的巴蒂般。
“天地广袤,蕴育着古老而神秘的民族;血脉相连,承载崇高而圣洁的精神力量……这里是高原雪域,这里是人间天境……”
随着关琮月流畅自然的演绎,拍摄顺利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