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清穿红楼大清富贵闲人十弋 > 130140(第2页)

130140(第2页)

胤祺闷闷笑出声来:“谢林姑娘赏。”

黛玉睨了一眼,低声说道:“真没个正形,要去哪儿还不快过去。”

这次的会盟,主要事情都交给了理藩院,这围猎自然也不例外,胤祺早就将这猎场里里外外跑遍,知晓不远处便有河水穿过,流动的河水滋润了沿途的草木,不知被什么鸟儿衔了花儿的种子扔下,岸旁盛放大片大片的花。

“姑娘随我来。”胤祺笑着哄着黛玉往小路走去,这儿胤祺也探过路,是在猎场的外围,并无猛兽出没,他放心地领着黛玉往花丛而去。

路上还不忘与黛玉说着早些时候的那场打斗,以及那个与班第相比,也毫不逊色的策棱。

河流离此地不远,胤祺早就让人将马匹送到外头,他背着弓箭,在前头慢慢开路,黛玉穿着便于行动的骑装,走得比胤祺还要轻松,鹿皮靴子轻巧地踩着枯枝败叶,没走多久,便到了小径的尽头,再转过去,豁然开朗。

原来路上遮挡视线的树木,突然变少了,河水淙淙作响,如玉带一般蜿蜒,星星点点的碎花开在河岸旁草丛中,是草原上难得的娇嫩之色。

“这地儿确实不错。”黛玉走到花前,弯下身子,摘下一朵,簪入发间,扭头问道:“五阿哥,我这个花插正了吗?”

黛玉瓷白的脸被在花簇中,人面红花相映红,发髻间的红花颤巍巍的,被风吹过,翩跹起舞,引来蝴蝶盘桓。

胤祺笑了笑,正要说什么,突然耳朵一动,他急忙收起笑意,大步走到黛玉身旁,就连满地的花被踩得零落也顾不上。

黛玉愕然地瞧着胤祺,却知晓胤祺绝非小题大做之人,他如此警觉,必有事情发生。

黛玉连忙直起身子,退后两步,让胤祺更好地将她护住,减少胤祺的后顾之忧。

猎场里的猛兽都被御林军们赶到了林子深处,按理外头是没有猛兽的,但这儿到底也在猎场范围内,也说不得是否有意外。

胤祺和黛玉见面的时候,都不爱带一长串的人,黛玉身后就跟着雪雁,胤祺身旁也只有一两个伺候的小太监,并没有侍卫在此,若真遇上了猛兽,胤祺是这些人中最能打的人了。

黛玉环视四周,看着有什么能够利用上,帮助胤祺减轻压力。

然而,还不等黛玉找到办法,便听见一阵嘈杂的马蹄声从里头传来,黛玉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却只见到一群惊慌失措的女子,为首的女子穿着蒙古的服装,从头到脚全是金银宝石,在日头下反射出炫目的光晕,这必然是蒙古贵女。

胤祺在见到马的一瞬间,便冷了神情,他将背上的弓取下,从箭囊中抽出锋利的箭,慢慢地将弓拉满,眼神犀利地将箭向前方射出。

第132章邀约

尖叫声再次响起,惊起林中飞鸟无数,利箭擦着最前方贵女的发髻而过,发饰跌落在地,贵女满头乌发披散到腰间。

此时却无人关注那镶满珠翠的发饰,所有人都顺着箭的方向,看着那箭直直地射入追了她们许久的老虎身上。

鲜血四溅,老虎发出巨大的咆哮,挣扎着跃起,正在这时,胤祺手中的弓再次蓄满了力度,利箭似流星闪过,精铁的箭头在日头光下折射出冷冰冰的光芒。

连续几支箭毫不间隔地射入老虎的躯体,老虎跃到半空,血如同小溪般流下,最终跌落在原地,喉咙中呼哧呼哧地,发出风箱一样的声音。

黛玉从胤祺身后出来,正好见着那老虎不甘地用爪子刨地,但连爪痕都没能留下,终究还是不甘地闭上了眼睛。

黛玉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她也随着世交家的女孩儿去打过猎,但不过是射个野鸡、野兔罢了,这时她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见着猛兽,尽管知道那猛兽已经被胤祺射杀,无法对她们一行人造成威胁,心里头却仍然是突突直跳。

“你是谁。”惊慌失措从林中跑出的那个蒙古贵女,披散着头发,高高地坐在马匹上,仰着头倨傲地询问。

胤祺冷冷地撇了一眼,并未理会那蒙古贵女的言语,反而回过身,关切地询问黛玉:“让妹妹受惊了,我这就送妹妹回去,让太医过来诊脉。”

黛玉使劲掐了掐手心,皱了皱鼻子,佯作镇定地说道:“又不是没有见过打猎,何必如此小题大做。”

胤祺对黛玉又何其熟悉,如何认不出来她强作镇定下的惊惶,他轻轻捻起黛玉散乱的鬓发,散了肃杀,恢复平静的眼神与黛玉对视着,胤祺柔声劝道:“是我不安心,找个太医瞧瞧,让我放心,好不好。”

黛玉散在颊边的乱发毛绒绒的,胤祺骨节分明的手指轻轻蹭了蹭,软乎乎的,将胤祺心底的柔软勾起,他怜爱地看着黛玉,恨不得在那让她受到惊吓的老虎身上再补几箭。

胤祺与黛玉的这份柔情蜜意,却让一旁的蒙古贵女看得红了眼。

自古少女爱英雄,蒙古人更是崇敬英雄。那蒙古贵女在被猛兽追着走投无路之时,被胤祺所拯救,胤祺的那几箭,不仅射到了老虎身上,还射到了贵女的心扉里。

“喂,我在和你说话。”恼怒地蒙古语从那贵女口中说出,胤祺耳朵动了动,转身看过去。

那贵女说得话倒无甚新意,不过就是询问胤祺是何许人也,救了她必有重谢。

胤祺身为天潢贵胄,又如何会在意这所谓的重谢,说句猖狂点的话,蒙古各部落的宝藏加起来,也没有皇太后私库里的东西多。

引起胤祺注意的,是那贵女的口音。

蒙古各部虽说都是讲的蒙古语,但由于种种原因,各部之间口音存在着微妙的差异,胤祺自幼随着皇太后在宁寿宫中长大,还不会说汉话的时候,蒙语就已经说得格外溜,各部每年都要入京觐见,每次都要与出自蒙古的皇太后请安,胤祺敢说,对于蒙古各部的口音,没有人比他更熟悉。

然而眼前这个女子说出的话,口音却与胤祺所知的蒙古各部截然不同,这就只有一个可能,这女子是喀尔喀部落之人。

此次会盟,尽管康熙还有着其他的考量,但是喀尔喀部落,是绝对的主角,康熙绝不会允许中途出现其他的差错。

察觉到此事的胤祺,暗暗挑了挑眉,收敛了几分脾气,他神态依旧冷淡,与那贵女说道:“此地危险,前方便有侍卫。”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