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清穿红楼大清富贵闲人十弋 > 2530(第5页)

2530(第5页)

幸好,听见那癫和尚话的人,都是服侍多年的心腹,侍卫一直守在门外,只最后才领命进来捉拿那和尚,和尚说的话应是没有听见。

这是这一日糟心消息里的好消息。

“那疯和尚说话疯疯癫癫,不成章法,这种装神弄鬼的把戏我年轻时候见得多了去了,他说的话简直可笑,谁又会当真。”皇太后做出生气模样。

贾敏心急如焚,那癞头和尚对黛玉的批语没半个好字,按着那和尚指出的三条路,嫁给五阿哥对黛玉最好的办法。但,贾敏苦笑着,皇家贵胄的亲事,哪有她置喙之地,听皇太后之语隐有拒绝之意,贾敏恨不得剖心掏肺的求皇太后垂怜,然而此时哪有她说话的地方,贾敏的泪在眼中不断转圈,又担忧惹得皇太后不快,只能深深地将头低下,将红了的眼圈藏住。

而此时能和皇太后说上几句话的宜妃,暗自觉着这和尚是个有真本事的,虽说话不怎么好听,但也说了胤祺命格贵重,她内心正式得意的时候。也不知为何,太后要如此言语,但既然皇太后都那么说了,宜妃也是识趣之人,她将自己的想法藏住,笑着恭维道:“要不怎么说还得有老人家掌事,我们年轻,没经过事,若非太后娘娘在,您说不得就要被这和尚给骗了去。”

皇太后扫一眼宜妃的神色,暗暗叹了口气,看了苏曼一眼,苏曼服侍太后多年,瞬间明了太后意思,忙带着厅内服侍着的宫人悄悄退下。

“你年轻见识少,还以为这和尚说的是什么好话。”皇太后瞪了宜妃一眼:“你也不想想,天下命格贵重者,谁能贵得过万岁爷,如今这疯和尚没头没尾的一番话,若传了出去,胤祺还能有安生日子吗?”

“更别说那疯和尚还说,胤祺住在宫中恐有妨碍,到底是什么妨碍,又会妨碍到何人,处处都是讲究,先帝爷在的时候,宫中闹出了多少的乱子,我绝不允许他们算计到胤祺身上,我们胤祺只要富贵安康地过完这辈子就行了。”皇太后平日在宫中不声不响,但后宫中的风波哪一样她没见过,只不过是懒得计较罢了。

癞头和尚这番话,其心可诛,如今康熙千秋正盛,东宫已立,在出个命格贵重的阿哥,胤祺能不能活到成年都不好说。

皇太后这番话说出,宜妃悚然一惊,如今大阿哥的野心已经连后宫都能看出来,虽说康熙对太子还是独一份的宠爱,但他对大阿哥亦是全心全意的信任,甚至已经将大阿哥扔进了军营里领差事,大阿哥和太子之间争端迟早会摆在明面上。

宜妃半点也不愿意自己的儿子被卷入其中,尽管她是后宫女子,但历朝历代夺嫡何其凶险,一不小心便没了性命,细细密密的白毛汗出了一身,她慌乱地说道:“娘娘,可是那和尚话已经说了,该怎么办。”

“定下心来。”此时的皇太后,就是宜妃的主心骨,她盯着宜妃和贾敏:“你们俩都是聪明人,那个和尚疯疯癫癫的,谁知道他说了什么,你们都是聪明人,这还要我教吗?”

“至于我宫中的人,无需担心。”皇太后耷拉着的眼皮下,眼睛精光四射。

谁也别想在她眼皮子底下害了胤祺。

“太后娘娘。”宜妃想着宫中形式,越想越觉心惊,好半天说不出话来,屋中唯有沉默,贾敏挣扎着,一边是皇家威严,一边是黛玉性命,她终是定了决心,豁出去般的,直直跪下,冲着皇太后重重磕下:“臣妇之女黛玉自幼便被夫君亲自启蒙,说句自夸的话,满姑苏城都没有我女儿那么灵慧的姑娘,臣妇瞧着黛玉和五阿哥处得极好,这么长时间了,都没听到黛玉咳嗽一声,五阿哥实在是黛玉的贵人,臣妇厚着脸皮求您,让黛玉陪着五阿哥读书。”

好一招以退为进,若这话中涉及的人不是自己儿子,宜妃都想为贾敏喝彩,什么叫让黛玉陪阿哥读书,什么人才能陪阿哥读书,最正经的,当然是伴读,这些人出自八旗大姓,和阿哥从小一道长大,是阿哥天然的密友;另外便是书童,这是伺候阿哥读书习字的奴才;此外,还有一种,便是做红袖添香夜读书之人。

林家世代列候,本人又是探花出身,领巡盐御史之职,深得康熙信任,这样人家的姑娘,绝不可能为奴为婢,就算对方是阿哥也一样。

林家姑娘的身份,当太子妃或许不够,但当个皇子妃却绰绰有余。

更别提贾敏看似说黛玉在胤祺身旁身子变好,又何尝不是在提醒皇太后,癞头和尚说的胤祺也是早夭之相,若要安康,必须和黛玉的命格交缠这话。

贾敏这番话看似谦卑,实际上却是在暗暗逼迫皇太后,只要皇太后对癞头和尚的话信了一分,凭着她对胤祺的宠溺,胤祺和林家姑娘的婚事便是板上钉钉了。

果然,不出宜妃所料。

皇太后沉沉地叹了口气,她确实想让胤祺娶蒙古女儿,既是她更喜欢蒙古女子的矫健活泼,更是她想借此机会让胤祺和蒙古亲近,也算有个依靠,但万般打算说到底,胤祺的身体好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年里宫中没了太多的阿哥、格格,好些人前一日还笑兮兮的请安,第二日宁寿宫便收到人没了的消息,人命实在比纸还要薄。

罢了,只要对胤祺好就行。

“你起来吧。”皇太后淡淡吩咐,贾敏急得五内俱焚,没有收到答复的她,跪着不想起,还是宜妃察言观色,看明白了皇太后的意图,不愿日后的亲家惹恼了皇太后,忙几步走到贾敏旁边,弯下腰略一使劲,将贾敏扶起。

贾敏见着宜妃这番动作,也不敢再犟,宜妃亲自搀扶,她不顺势起来,就显得太不识抬举了。

抬起头的贾敏,打眼瞧着宜妃,只觉她神色里添了几分的亲近,贾敏本就是玲珑心肠的人,见着这几分的亲近,心头一跳,强自忍住心头的喜悦。

皇太后重又变得慈眉善目的:“可怜见的被吓着了,我这儿从来没有那么些讲究,不用有事没事的跪下,宜妃你还不快扶着贾夫人坐好。”

“谢太后恩典。”贾敏避开宜妃搀扶的手,侧着身子在绣墩上轻轻坐下,宜妃是宫中四妃之一,有子有宠,皇太后这么说是天家气度,若贾敏真应了,那就是她没有分寸。

贾敏脊背挺得笔直,身子向皇太后方向倾斜着,只听见皇太后说道:“黛玉是个好的,我很是喜欢。”

皇太后这几个字听在贾敏耳中,如同仙乐一般,她连忙代黛玉谢恩,耳朵竖起,对皇太后说的话一个字也不敢错过,接着便只听见皇太后说道:“万岁爷早答应过,胤祺的亲事由我做主,我瞧着黛玉品性纯良,聪慧过人,倒也堪为皇子妃。”

皇太后这话一说出口,冥冥之中命运线条交织改变,一条闪着金光的线条骤然冲进交织缠绕好的命数之中,将原有命数缠绕扰乱。

太虚幻境,薄命司中,记载着金陵闺阁女子的正册、副册,又副册,骤然凌空而起,青色的冷焰从这几本册子中迸出,纸张上花容月貌的女子,肝肠寸断的判词,逐渐消失在火焰之中,最终只余冰冷的灰烬。

“谢太后娘娘恩典。”有救了,黛玉有救了,贾敏眼中的泪再也忍不住滴落下来,黛玉出身便体弱,这些年她真是操碎了心,唯恐养不住这唯一的女儿,得了皇太后的金口玉言,总算能放心了。

那疯和尚的本事她是亲眼见到的,既然他说黛玉和五阿哥命格互补,那就一定没问题。

“太子尚未成亲,胤褆也没有婚配。”贾敏的激动没有动摇皇太后的想法,正如同贾敏一心想着黛玉,皇太后只要胤祺好,她冷静地吩咐着:“若我现在就给胤祺赐婚,难免招人眼,等过些年几个年长的阿哥都成亲了,黛玉也到了年纪,我再为他们赐婚。”

皇太后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贾敏却欲言又止,皇太后看出她的顾虑,淡淡说着:“你本就出自京中荣国府,这几年便让黛玉去京中住着,正好让他们俩亲近亲近。”

贾敏咬着牙,知道这是皇太后的底线,不敢再得寸进尺,叩谢了皇太后的恩典,在心中不断盘算着该如何和林海说此事。

皇太后和贾敏的这番对话,胤祺和黛玉全然不知,他们躺了许多日子,一人只用了小碗荷叶粳米粥,便被哄着放下了碗,两人多日没见,坐在床边的榻上,欢欢喜喜地说起话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