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男儿精贵了起来,往昔一家有女白家求,如今是反过来了。
范家家里一个哥儿,两个姑娘,不曾生得有儿子。
这样的人家,惯是要招个赘的。
要不曾起过战事,太平年间遍地的精壮男子,招个赘还是容易。
奈何如今逢着这样的年月,范家又穷寒,姑娘哥儿的嫁妆尚且备不起,如何又拿得出招赘的银钱。
本是也没好意思同外头的媒人张口,便是不曾吐露想招赘的心,家里也不见媒人上门来。
这下倒是稀奇,不仅来了媒人,还说的是户千载难逢肯赘的。
陈氏不由得瞅了身侧的范爹一眼,见人也听得仔细,连忙便倾身上前问媒人:
“娘子说康家小郎脑子不灵光,不知是怎么个不灵光法?人若是赘来,又得要多少礼钱?”
“人也不是全然不灵光,时好时坏,好时同那常人一般,最不好时也不过是吐不明白话。”
妇人微微笑着,如此说道。
她娘家是望水乡那头的人,自是见过康家那傻小子的。
说他相貌端正,身子齐整都不假。
可那傻小子自从教山上滚下的石头砸了脑袋,昏睡了三天醒来以后,终日里头就只晓得憨笑着四处跑了。
下雨都不晓得归家,还要康家人到处找,白瞎了牛高马大一个精壮的劳力。
虽因憨傻躲过了前线征兵,可便是现在男子少,也没有姑娘哥儿肯嫁。
那些个人家宁肯把女子哥儿许给战场上回来残了的,亦或是要那般上门留个种就走下家的,都不要康家那傻子。
媒人本不想给这样的人说亲,奈何康家给的钱实在不少,于是远远的在荷坪子这头找了一户没有儿的人家说来看。
望水乡跟荷坪子一个南,一个北,是县下头离得最远的两个村子。
她怕说近处的晓得康家那个是傻子,到时候不肯就罢了,啐她唾沫大棒子撵她可就不好了。
媒人自是不会那般直白的就将实话吐出来。
她简说了两句康三郎,连又捡着好的谈:
“便说这康家是最厚道不过的人家了,小郎赘出来,只愿他好,不图谋亲家的礼钱。”
“康家兄弟说要那许多的礼钱,教亲家家里拖了账,到头来还是三郎吃苦。这两年十里八乡的日子都不好过,意思一二过个礼便成。”
陈氏心想正当是媒人说的那般,可真是天大的喜事。
不过她也不是痴傻的,晓得如今婚嫁上没有那般轻巧的好事。
虽说她是范景的后娘,可也不能够闭着眼睛给人定个糊涂婚事。
人要是不成样子,不说范景会不会发怒,就是真成了,往后教外人瞧了说三道四的坏名声,她的亲丫头大了还得嫁人呐。
再一则,要痴傻得厉害,在他们家里头甚都干不了,光吃饭吃菜,他们岂不成了冤大头。
媒人扫见陈氏虽没应答,可眼珠子却转,八成是有那意思,不免心头生喜。
停下来吃了一口手边小桌上的粗茶汤,润了润发干的喉咙,这才继续发力:
“现在说人户,是男家得意。便是以前不肯有人瞧一眼的赖皮穷汉也抖了起来,多般挑剔好人家的姑娘哥儿。我与人做媒有时间都得气上一气,像是康家这样的,少见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