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周父却轻轻握住了周瑾的手臂,目光望向城门内,眼中闪烁着怀念与感慨,
“瑾儿,我们想走走,看看这久违的故土。”
“这……”
周瑾犹豫。
周母附和,
“瑾儿,就依了你父亲吧,我们在马车上坐久了,下来走走也好。”
闻言,周瑾只好应允,他转身去为父母取来披风,细心为他们系好。
就这样,一家三口沿着城门缓缓走入城内,随从们保持适当距离,默默跟随。
一路上,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周父感慨万分,
“这里变化真大,记得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茅草屋呢”
“是啊,听说五年前这里就已改造成商业街了。”
周瑾补充道。
周母也忆起往昔,
“还有这石板路,以前可都是泥土路呢,记得每逢下雨天,瑾儿和迢儿总是踏着满脚的泥泞回来。”
提及周迢,三人神色皆是一黯,氛围瞬间变得沉重起来。
周瑾想起了有一回下雨天,周母割完庄稼顺道来学堂接他和阿姐放学,可是当时只有一个雨笠,所以母亲解了身上唯一的雨笠给他,她和阿姐就这样一直淋着雨跑回去。
周母亦是心绪难平,泪光闪烁,她轻拭眼角,试图掩饰那份哀伤。
一旁的周父也轻轻叹了一声,
“我们,终究是对迢儿有所亏欠……”
为了缓解这份沉重,周瑾强颜欢笑,提议道,
“爹娘,想必你们也饿了,不如我们先去尝尝街边的小吃如何?”
周父周母深知儿子的苦心,便顺着他的话道,
“好,那就来些包子垫垫肚子吧。”
“我这就去买。”
周瑾说完,便快步走向不远处的包子铺。
周父则在周遭街旁缓缓踱步,凝视着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目光中满是对这片蜕变街道的好奇与感慨。
而周母则站在原地,心中再次被对女儿周迢的愧疚与思念所填满。
这十年间,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她都会为过去的种种而自责不已。
特别是刚刚提及的那个雨天,她仿佛又看到了自己将雨笠递给儿子,却让女儿独自承受风雨的情景。
这样的场景,在女儿短暂的生命中,似乎成为了常态,一幕幕相似的画面,在她脑海中反复上演,每一次都让她心如刀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