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苏子静静地听着老农的讲述,脑海中逐渐勾勒出一个美丽而坚强的少女形象。
她想象着那个少女化着精致的妆容,穿梭在礼堂之间为新人化妆的场景。
然而,她的心中也充满了疑惑:
这样一位坚韧而优秀的女孩,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会让那位妇人如此恶语相向呢?
但看着老农痛苦的表情,她终究没有问出口,只是默默地陪伴着他,继续前行。
她跟随着老农的脚步,不知不觉间已来到了一处偏僻的土巷街角。
老农轻声说道,
“姑娘,我家到了。”
棠苏子环顾四周,只见几间简陋的土坯房构成了一个小院,墙体斑驳,岁月在其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屋顶覆盖着稀疏的茅草,在寒风中摇曳,仿佛随时都会承受不住风雪的侵袭而倾塌。
院子不起眼的一角,被竹栏围起,里面种植着一排排不知名的植物,它们被稻草细心地围扎覆盖,如同穿着冬衣的小生命,在严寒中顽强地生存着。
老农注意到了棠苏子的目光,他顺着她的视线看向那片农地,眼中闪过一丝怜爱与怀念。
“这是红蓝花,”
他缓缓说道,
“是我闺女种的。以前红蓝花盛开的季节,她总是满怀热情地采撷花瓣制作胭脂,常常忘记了吃饭和休息……”
说到这里,老农的声音微微颤抖,似乎被过往的记忆所触动。
将拖车停靠在院角后,老农对棠苏子说,
“姑娘,你等等。”
他转身走进了一间简陋的灶房,不一会儿便提着一筐鸡蛋走了出来。
“姑娘,这是我家养的鸡下的蛋,你带回去吧。今天真的非常感谢你。”
棠苏子连忙推辞,但老农的坚持让她最终收下了这筐沉甸甸的鸡蛋。
在离开之前,棠苏子认真地对老农说,“老伯,筐里有几贴跌打摔伤药,您记得敷上。保重身体。”
说完,她不顾老农的再三推辞,转身快步离开了小院。
走在回方府的路上,棠苏子的步伐似乎被思绪牵引得异常沉重。
老农女儿的遭遇如同一幅沉重的画卷,在她的脑海中缓缓展开,让她不禁为那位未曾谋面的少女感到深深的难过。
她想象着那个曾经充满热情与活力的女孩,是如何在生活的重压下逐渐失去了光彩,又是如何遭受了那些无端的指责与误解。
这份同情与怜悯,让棠苏子的心紧紧揪起。
然而,在这份难过之中,又夹杂着一份由衷的感动。
她看到了老农对女儿深沉的亲情,也感受到了那份无论女儿身处何种境地都始终如一的关怀与牵挂。
她不禁想到,自己前世的亲人如今怎么样了?是否在某个角落里,会不会也有人如这位老农一般,时常挂念着她?
可是自己,还会有机会和他们重逢吗……
酒苏郡一处古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