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哥这折子上的,简直就是往火盆里浇了一勺油,康熙本来就火旺的很,这下子更是忍不住,整个朝堂都遭殃,几乎有八成的官员被调查,看他们平日里和太子之间来往如何。
整个京城,人心惶惶,太子党里有不少人往胤禛府上送折子,都是想通过那拉氏打听消息的。那拉氏则是听从了乌雅秀贞的吩咐,谁也不见。
李氏和年氏都是乖觉之人,再者胤禛也不是宠妾灭妻的,所以这府里的事儿,那拉氏挑大头,谁也不敢在这种时候挑衅那拉氏。
胤禛府上十分安生,六阿哥府上也井井有条,胤祚这家里人本就少,只一个嫡福晋,所以只要六福晋守住了,府里就不会出大乱子。
十三福晋和十四福晋倒是有些慌的,毕竟年轻,但是在乌雅秀贞派了嬷嬷去劝说之后,也都缓过来了,别的不说,关门闭户这一点儿还是能做到的。
一个月之后,胤禛和胤祚从宗人府里出来了。
八阿哥和九阿哥,十阿哥也跟着出来。
五阿哥是在三阿哥出来之后就出来了的,比胤禛他们还早上五六天。
随后,十二阿哥和十四阿哥,十五阿哥也都出来了。
唯独留下了十三阿哥。
十三福晋彻底慌神,忙进宫来给章佳氏请安,章佳氏也是坐卧不安,她在宫里素来是隐形人一样,既不争宠,也不搞事儿的,皇上的心思,她自然是猜不透的。就忙忙的带着十三福晋来找乌雅秀贞,乌雅秀贞正叫了九格格说话呢。
九格格之前跟这胤禛一起去的热河,胤禛他们被关起来的时候,康熙是将九格格留在了热河那边的,说是让九格格整顿当地的医署,拖了这么长时间,九格格才算是赶回到京城。
见了章佳氏,九格格就忍不住叹口气:“章佳妃母得有个心理准备,怕是十三……这次是真的惹怒了汗阿玛了。”
发现了太子异样的是十三,指认了武器的所属的是十三,不等康熙吩咐就带人拿下了太子的,还是十三。
这些都不很重要,毕竟想要将太子拉下马的人可太多了。
但是十三做了一件儿特别犯忌讳的事情——他明明早就察觉了太子的异常,但是他却是隐瞒了下来,并且将当天守在康熙帐篷周围的侍卫,给调开了,给太子行了个方便。
若非是他立马将太子拿下了,康熙都要以为他和太子是一伙儿的,他是专门给太子把门的了。
可就算是他连将太子给拿下了,康熙对他心里还是有所怀疑——是不是看太子不成事儿了,这才倒戈背刺了太子的?
不管十三是什么心思,反正在康熙心里都是不得好的。
他若是为试探太子,那就是将康熙这个亲爹当了鱼饵,将康熙的安危置之不理了。他若是后者,背叛了太子,康熙也恼怒,再加上以往康熙对十三的称赞还有侠义这一说。
九格格这样一解释,章佳氏几乎就是眼前一黑,差点儿没晕死过去。幸好是十三福晋扶着,章佳氏这才只是脸色惨白的摔坐在了椅子上了。
“十三他……”章佳氏说道,可只说了几个字就又顿住了,她该说什么呢?说十三糊涂?还是说十三脑子进水?
乌雅秀贞叹口气,伸手拉住了章佳氏手腕:“无论十三当日里是如何想法,现在事已至此,你可千万要振作,你好好的,十三才能好好的。你若是不好,十三岂不是要遗憾痛心一辈子?章佳妹妹,好好保住身体,日后十三总还会有出头之日的。”
章佳氏嘴唇哆嗦了一下,忽然问道:“是不是因着十七的事儿,十三心里记恨太子?”
所以,必得要将太子拉下马?察觉了太子想要谋逆的心思,若是十三直接去告发,怕是康熙不一定能狠得下心来废太子。当初索尔图的事儿也不算小,康熙不照样是息事宁人了吗?
可现在,十三给了太子机会,太子这谋逆的事儿是证据确凿,又被众人看在眼里,若是康熙还不严肃处置,怕是康熙当晚上就能死在太子手里。
十三是在逼迫康熙废太子,是直接将太子给逼上了梁山。
怕是这种事儿,才是康熙最恼恨的。
知子莫若母,章佳氏心里清楚,十三早就对太子,很是不满了。
“胡说,不是因着这个。”乌雅秀贞迅速否定,看章佳氏:“咱们十三阿哥,素来重情重义,绝不会为了姐妹,就去陷害兄弟,必然是太子早有谋逆心思,十三不过是一时糊涂,不忍心看皇上受欺瞒,这才走错了路,和十七没关系,你知道吗?”
她看着章佳氏的眼睛,若是章佳氏这说法泄露出去,怕是皇上还要迁怒十七格格。十七格格一个女孩子,又是远嫁蒙古,再被康熙不喜的话,那以后日子必然难过。
乌雅秀贞这么一说,章佳氏立马就反应过来了,迅速在自己脸颊上拍了一下:“是我糊涂,十三自幼就重情重义,又是光明磊落之人,我刚才那样猜测,真是侮辱了十三品性。他看太子不顺眼,是因着太子当真德不配位,他想要谋算太子,是因为若是太子登基,怕是天下百姓都不好过……”
章佳氏是聪明人,乌雅秀贞这么一提醒,她立马就反应过来了。十三要算计太子,完全是因为太子本身有毛病,根本不是十三想要打击报复之类的。
章佳氏越是说,越是想哭,实在是十三现在这处境,她是真不知道该如何做了。
“现下皇上怒气正大,你若是贸贸然就去求情,皇上怕是更为愤怒。倒不如先冷静冷静,到底是亲儿子呢,皇上可不是那种心狠手辣之人。再者,你看胤礽,都谋逆了,想要谋害皇上了,不照样也好好的吗?最坏的结果,大不了就是先被关着,但人只要活着,咱们就有盼头是不是?”
乌雅秀贞劝说章佳氏,章佳氏是个性子比较坚韧的,女儿死了都能熬过去,现在儿子还好好的,就像是乌雅秀贞说的,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圈禁,圈禁而已,人活着,不就有盼头吗?
于是,带了十三福晋离开,也学了十四福晋,关门闭户,朝堂上的事情一概不过问。
朝堂上最近当然是闹哄哄的,胤礽做了三十年太子,那朝堂上也是很有根基的,他作为太子,代表的并非是他一个人,而是整个太子党的利益。太子若是倒下来了,以往跟随太子的那些人该如何?这些人,也必然不允许太子就这么倒下来。
所以,为太子伸冤的,为太子求情的。
还有大阿哥那一党派,生怕摔不死太子的,又会给了太子机会让太子重新站起来的,那必得是要趁着这次机会,一把将太子给按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