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雅秀贞摇摇头,九格格笑道:“顺天府不愿意更改判决,我就派人将那妇人给买下来了。”
有一种很荒谬的搞笑感觉,律法不能更改,但人命可以买卖。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荒诞喜剧呢——最后的结果就是没死人,人人都活的好好的,很符合喜剧的结局。
九格格自己说着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乌雅秀贞也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说是封建社会,但还有点儿奴隶社会的残影。”九格格又说道,这句话说得太低,乌雅秀贞没听清,就问道:“你说什么?”
九格格连忙摇头:“什么也没说,就说今天中午吃什么。”她又不是活腻了,哪怕是亲娘呢,这种什么社会,什么阶级之类的话,岂是能说的?
乌雅秀贞也知道九格格在搪塞,不过也没仔细问,就笑道:“你想吃什么?现下吩咐了厨房去做,一会儿就能得了。”
九格格连忙掰着手指开始算:“清蒸乳鸽,八宝鸭,红烧鱼,糖醋排骨……”
虽说都是些家常做的,但是御膳房手艺好,做出来的味道都鲜的很,让人能连舌头都吞掉的那种鲜美,九格格还是很喜欢吃的。不过,吃完也需得多活动,她现在这个岁数了,不是青春年少长身体,吃什么都吃不胖的时候了。
她现在稍微吃的多一点儿,肚子就特别明显。
当然了,就现在这衣服,其实倒也不用担心身材走样太多。可她身材好不好,自己能看见啊,有个好身材也能取悦一下自己是不是?再者,做大夫的,身材好,其实也是身体好的代表之一,她想做的事情那么多,可不能短命。
所以点完菜了,就撺掇乌雅秀贞:“去御花园里走一走,叫几个人,玩踢毽子。”
乌雅秀贞摆手:“你若是玩儿,自去玩儿,公主所还有你妹妹,阿哥所还有你侄子,哪儿找不到几个人一起踢毽子?不过,也需得多休息片刻,吃完就去,免得肚子疼。”
九格格忙应了下来,吃完又去公主所午睡片刻,那三轮车找了专门的太监来学,宫里虽说不能走马车,但三轮车又不是马车,九格格就钻了这空子。
坐在车子上,她自己想一想都忍不住笑了,明明怕长胖,要多动一动,结果有了车子,就连这几步路都不愿意走了。人嘛,果然是懒惰的。
胤禛是到了六月里才回来的,那会儿天气已经很热了。
第一次单独去泰山祭天,回来之后特别激动,估计也是找不到人分享,特意来宫里给乌雅秀贞请安,从到泰山脚下开始说,如何登山,如何准备祭天的东西,祭天的祷告词是礼部拟定的,他找的礼部哪个官员看的。
事无巨细,详细的就像是乌雅秀贞亲身参与了一样。当然,乌雅秀贞还是有几分好奇的,一来是她从未去过,泰山那地方,现下是不许女眷上去的。二来呢,上辈子也没听谁提过,康熙不屑于和乌雅秀贞一个女眷说,胤禛是没机会和她说。
她确实是第一次听,还是很感兴趣的。
“那你可曾让人画下来了?”乌雅秀贞问道,胤禛顿了顿才摇头:“不曾,毕竟儿臣是代替汗阿玛去的,若是再画画留念,怕是会喧宾夺主。”
让人觉得他是要取代康熙。
当然,他是有这个想法的,但是现在这想法是不能公之于众的,不仅不能公之于众,还不能让人看出来。
乌雅秀贞笑道:“那我回头想一想,给你画下来?”她做额娘的,想知道儿子第一次泰山祭天是什么样子的,这不是很正常的吗?再者,想象的,和真实的必然是有差距的,有差距,那就不算是胤禛野心大。
胤禛想想也可以,就点头应了下来。
母子两个又说了一会儿的话,胤禛这才起身告退出宫。回到府里,那拉氏就有几分严肃:“年氏这两天有些不太舒服,请了太医来看,太医说是郁结于心。”
这话就说的有些蹊跷了,胤禛不在家,那拉氏也不是个为难人的性子,李氏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只专心过自己小日子的人,府里谁也没和年氏有什么争端,那这郁结于心,是从哪儿来的呢?
胤禛就皱了皱眉,顿了顿才问道:“这段时间年家可有上门?”
那拉氏摇头:“年家并不曾上门。”
年家没上门,年氏生的小阿哥也没事儿,健健康康。
“先不用理会,她……心思多,回头我问一问就是了。”胤禛说道,并没有打算立即去看年氏,毕竟这才刚回来,得留在正院这边才行,一来是给那拉氏脸面,二来呢,他也确实是有许多事儿要和那拉氏商量。
“乌先生的婚事,你现下可有什么人选?”乌先生的婚事是之前就提过的,那拉氏就笑道:“妾身这里还真有两个人选,一个是宫里出来的,之前在额娘身边伺候,现下到了年纪,也该放出宫来了,额娘屡次夸赞过,说是为人谦逊知礼,虽说是包衣出身,但她家里阿玛,现下也是有官职在身之人。”
也算是官宦人家了,乌先生自己尚且是白身,人家这样的出身,配乌先生,已经算是下嫁了。
再有一个是汉家女子,家里父亲也是个小官儿,是和胤禛有过几次来往的,家世清白,为人温和良善。
那拉氏将人选摆出来,胤禛沉吟了一下:“回头我让人问一问乌先生自己的意思。再有一个,我身边还有个侍卫,也到了要成亲的年纪,他家里父母过世,只跟着伯父过活。”
那拉氏立马就想起来了:“是阿柱?他今年也有二十了,他伯母竟是没过问过吗?”
胤禛就摇头:“一家有一家的难处,他伯父自己尚且有三个儿子,若是他的婚事也要操持,怕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他伯父倒是提过,但是伯母不出面,这事儿就耽误下来了。”
那拉氏就有些愕然,实在是想不明白,竟然还有这样的伯母——是,聘礼是不小的花费,但人是你自家的,亲侄子,又是从小养在身边的,那和儿子有什么区别?
再者哪怕不是亲侄子,就只是同宗呢,遇上这种事儿,该帮一把的也得帮一把。
同气连枝,同宗同族,既然是一家子人,那侄子将来有出息,还怕少了你的回报吗?若是觉得聘礼花费大,那就据实以告,到时候将这聘礼给想法子节省一些。
相看人选而已,费多大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