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一起上折子,胤禛不批准那就再上,一而再再而三,次数多了,胤禛可算是批复了,于是十三这陵墓,就定在了河北一个小县城。
现下十三下葬,胤禛是生怕十三在下面没有好用的,几乎要将自己的库房给搬空了,全给十三做陪葬去。之所以没搬空,还是因为九哥哥的劝诫——十三阿哥那坟墓没在皇陵里,所以这陪葬越是丰厚,到时候怕就是越多的盗墓贼惦记,倒不如少一些的陪葬,将来只多派人前来祭祀就好。
胤禛当然是听不进去的,生怕十三的坟墓当真被人盗窃,干脆就将那片地,派人给守护起来了。
但凡大清在,这片坟墓,就必得有人来看守护着。
十三这一过世,连乌雅秀贞都好长时间没缓过来。胤禛在办完十三的丧事之后,也是大病一场,卧床不起,整个人都没几分精神气儿了。
乌雅秀贞自己还没缓过来呢,就得先去劝胤禛:“你这样一来,让十三如何能安心?再者,你是皇帝,不单单是十三的四哥,十三虽然没了,但是这天下百姓还在,你这样糟蹋自己身体,朝中若是有个什么万一,岂不是要迁怒到十三身上?十三素来忠心,又英明能干,最后这名声难道要毁在你手里吗?你若是当真怜惜十三,你就该振作起来,将十三没做完的事情给做完。”
胤禛叹气:“皇额娘,儿子这心里,实在是难受,这短短两年,先是那拉氏,再是十三……再往前,年羹尧,隆科多……朕身边陪伴之人,是越来越少。”
乌雅秀贞忍不住抽了抽嘴角,那年羹尧和隆科多,不是你自己下令处死的吗?
但现在胤禛正难受呢,她可不好往亲儿子心里撒盐,就只好说道:“那你这眼睛可生的没用了,只能往后看的,竟是不会往前看?那拉氏和十三虽然不在了,但年氏……”
顿了顿,她差点儿想打自己嘴巴。就那拉氏和十三这两个例子在前面,年氏还能活多久,真不一定,她现在说年氏,那转头年氏没了……
差点儿没哆嗦起来,她赶紧改口:“李氏,还有你六弟,还有你九妹妹,这不是都还在吗?最重要的是,额娘还在,额娘这一把年纪了,这已经是……”
说起来就忍不住,眼泪就又要往下掉,胤禛赶紧挣扎起身:“皇额娘您节哀,十三弟去了也好,他那病我瞧着都疼的厉害,我去他府上,有几次偷偷的看见,他疼的甚至将自己的脑袋往墙上撞……去了也好,不用受罪了,您节哀。”
乌雅秀贞不说话,你还想着劝我节哀呢,你自己怎么不节哀呢?
胤禛果然是没忍住,说起来十三,又想到以往,眼眶也跟着发红,堂堂男子汉,五十来岁的人了,哭的鼻涕一把泪一把的,真的是……没眼看。
别说是抱头痛哭了,乌雅秀贞嫌弃的甚至没将自己的帕子贡献出来,只扯了床边的帘子给他擦:“一把年纪了,也不怕晚辈笑话。行了,既然你自己都看得明白,那也不用我多说什么,你也别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你需得好好的,给我养老送终才行。否则,你若是……我倒不如跟着去了,也免得还要再悲痛一场。”
胤禛赶紧摇头:“额娘,这话可不能胡说。”
胤禛这寿数还不到呢,所以乌雅秀贞劝说之后,就赶紧吩咐了太医,该喝药喝药,身体先养起来再说。
六阿哥和九格格得了乌雅秀贞吩咐,也每天进宫,用朝堂上的事情,将胤禛给绊住。反正呢,人忙起来了,也就没空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
胤禛这精神头呢,眼看是一天比一天好了。十三过世这悲痛虽然还没消散,但也不是之前提起来就要哭的那样子了,于是,他就打算着,将弘晓那爵位给册封一下,铁帽子王嘛,现在弘晓继承爵位,自然一上来就是怡亲王了。
这爵位,连弘晖等人都被压了一脑袋。
弘晖自己倒是不在意的,毕竟人家亲爹走得早,自家这个……咳,不能想,想了倒像是在诅咒亲爹一样,他倒是宁愿一直做个郡王呢,只盼着亲爹能多活几年。
倒是弘历略有些不太高兴,他这爵位和弘晓可就差太远了,原本两个人年纪相当,一起办差一起玩儿的,结果小伙伴儿成王爷了,自己还是个贝勒,就算是皇上的阿哥,也得对弘晓行礼,这能让人好受吗?
不好受是不好受,他也就自己心里嘀咕了几句就完事儿了,聪明人,就现在明显他家汗阿玛对弘晓,因着十三叔的感情,那是移情严重,十分偏疼的,他敢说点儿什么,怕是汗阿玛能将自己骂个狗血淋头。
他不傻,所以,一切照旧,该如何就如何。
也不知道是不是事情都赶在一起去了,原本看着胤禛这身体是一日比一日好,对十三的过世也快释怀的时候,到了来年三月,年氏忽然就病倒了。
年氏病倒,是因着收到了一封书信,这书信是从年家来的,说的也是年家的事儿。
胤禛虽然心狠手辣,但到底是看在年氏的脸面上,对年家,并未斩草除根,年羹尧被砍头之后,他的一双子女就被流放了。这来信呢,说的就是这两个孩子的事儿,儿子和人打架斗殴没了性命,女儿因为没人庇佑,给人做了侍妾,结果,被当家主母给毒死了。
一双子女,一个没留,全没了。
年氏看完信,一口血喷出来,人就倒下去了。
【作者有话说】
最近发的饭盒是不是有点儿多?这说明什么?说明快要完结了啊,所以,接档文是《完美耿贵妃》,大家可以先收藏一下哈。另外同步更新的日更文《朕的江山亡了》,求收藏~~~~
第302章
按理说,年羹尧就这么一双子女,不管是年希尧还是年氏,都应该派人守着的。事实上,年希尧和年氏,也确实是都让人打点了,但是怎么说呢,少年人心性,这兄妹两个,自觉地当初年羹尧这事儿,年希尧和年氏都不曾伸手帮忙——在他们看来,年氏既然是宠妃,就该跪死在养心殿门口,如此一来,皇上必然心疼,到时候年羹尧指不定还能有一条性命。
心里存了怨恨,自然是恨不能离着年氏远远的,于是年氏这边的人,也并不敢很靠近这兄妹两个,生怕被这兄妹两个给驱赶。到时候没完成主子命令,倒霉的还是自己。
年希尧呢,他是有些自顾不暇的,虽然派了人去,但那人也不如何将事儿放在心上。
就这样,那兄妹两个,只要是没提着刀子上街,那就不算是,自然也不会有人往京城来送信。偏偏呢,这事儿发生的也快,前前后后,甚至不到半个月时间。于是等两边反应过来,人也已经都没了。
年氏这一口血吐出来,人迅速就没了精神气,整个人活像是一具尸体了。
胤禛来探望,年氏却是见也不见,面上说得好听,自己形容憔悴,怕吓着了胤禛,但实际上为什么,两个人是心知肚明。年氏明面上说放下,可到底是亲哥哥,那心里岂能是一点儿介怀也没有?现如今也不过是看在孩子的面子上,再加上那兄妹俩日后指不定要回京,这才没有和胤禛闹的很僵硬。
可现在,弘昼也成亲了,这兄妹俩,年羹尧唯一的血脉,却没保住,年氏自己都不想活了,还怎么去顾虑胤禛那心思?若是见了,自己心里更难受——既有救不了自己兄长的煎熬,又有护不住侄子的愧疚,还有对胤禛那复杂感情,那为什么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