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草充足的好处,自然是曹班行军有底气,军队士气也很旺盛。
但坏处也显而易见,米仓招老鼠,军粮惹山贼。
她的军队很快引来了山贼的注意。
不过这次的山贼有些不同以往。
皮肤黝黑,身上带着薄薄一层肌肉的年轻人,自称魏郡太守栗攀,得知曹班也是来讨董的,大方表示要为曹班引路。
曹班看了一眼他身后的士兵,手里拿的不是农具就是木棍,中原地带再落魄的太守,讨董也不会带上这样的家当。
更不用说,魏郡太守她曾在洛阳见过,完美符合瘦骨如柴,常年不见阳光的士人刻板印象,和眼前这个年轻人完全是两个极端。
但是对方魏郡一带的地形又极为熟悉,曹班去泰山赴任时,曾走过这一带,倒也不怕被人带沟里,因此同意了对方同行的提议。
夜晚扎营后,曹班便派符柯去查这人的身份,符柯的效率毋庸置疑,第二天,曹班还在河边打水时,她就带回来了对方的详细情报。
“他是黑山军的首领,张燕。”
曹班双手捧着水,拍在自己脸上,从河水倒影中,她看见了自己模糊的相貌,有一瞬间的恍神。
“主公?”
“哦,没事……”
没事的,马上就会见到了,不要紧张。
曹班在心里告诉自己。
“就这一个晚上,你哪来的情报源?”曹班好奇道。
符柯得意道:“随便找了几个小兵,一问就问出来了。”
曹班抬了抬眉毛,符柯继续道:“沿着黑山往北,便是黄巾首领张角的老家巨鹿郡,这一带之前也是黄巾猖獗,有个首领,名换张牛角的,张燕和他交好,后来这边的黄巾被皇甫嵩剿灭了,张牛角死了,张燕就给自己取了张姓。”
“所以,他也信太平道?”曹班接过符柯递给她的手帕,擦干净脸上的水,手从袖子里掏出长条形的小木匣,打开盖子,取出里面的单框镜,放在右眼眶上。
符柯一愣:“主公还是看不清么?”
许久不见曹班戴这个,符柯都快忘了曹班近视这件事。
曹班摇头:“左边视力没问题,所以合在一起还行,只是这样更清晰一些。”
平日在郡里,或者在不其,身边总是有小孩子,为了不让小孩子觉得“很酷”,刻意弄坏视力去模仿,在室外时,她一般都不会戴眼镜。
这几天山路不太好走,骑马的时候视线高,能看远一些总是好的。
符柯最后总结道:“虽然他们人数还不到我们正兵的一半,但主公还是要提防着,毕竟是山贼。”
两军人马相安无事的过了一夜,到了白日出发的时候,曹班军中的部将开始清点人头。
于禁现在是手下有五百人的军候,五百人每五十一队,每队有一队长,于禁站在空地上,深吸一口气,高喊:“集合!”
随后营中响起队长们整齐的口令声——“立正!”“报数!”
正常情况下,军候们点完人数,确认五百人无误,层层上报确认后,曹班的军队才会出发。
然而令于禁感到奇怪的是,接连好几天,队长们报上来的人数都不太一样。
第一个数量变化的,是列在最末的五队队长,当他向于禁报上了五十一的人头数后,立刻引起了其他队长的嘲笑。
“怎么回事,李队长,自己队伍的人都数不清?”
“李队长是不是睡迷糊了,数学课都还给学院老师了?”
偏偏李队长还是个腼腆内向的性格,等大家调侃完,他才尴尬道:“报告军候,确实多了一个人。”
军中人数变化,也不是怪事,只不过军队里因为逃兵而导致人数减少是比较常见的,曹班军队这种情况虽然罕见,但也不是没有先例,按照军中规章,将增员的消息一同上报,获得批准后,只要军候能管好,十分之一以内的增员,都是可以接受的。
然而当于禁发现,每天早上出发时,队伍里多出的人头,从一开始的一两个,到后面的五个、十个,甚至扛着兵器,带着口粮来投奔,事情性质就不一样了。
张燕的好兄弟张牛角死后,张燕一直想摆脱山贼的称号,加入朝廷编制,却一直没找到机会。
如今机会不久来了吗?
听闻天下英雄齐聚酸枣讨董,怎么能少了他们黑山军呢?
他不认识什么泰山郡曹班,但既然是讨董,对方粮草充足,装备精良,那他跟在后面,总能分一杯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