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在黑夜中绽放的曼陀罗 > 第25章(第1页)

第25章(第1页)

秋夜静谧,只有远处的风声轻轻吹过,带走了些许凉意,也似乎带走了一部分他心头的沉重。

这是他作为记者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无数个两难时刻之一。

表面上,这只是一桩普通的家庭纠纷,背后却反映着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果将这条新闻报导出去,或许会引起社会舆论,推动更多人关注家庭暴力问题,甚至能鼓励像杜小曼一样的女性勇敢站出来。

然而,他也清楚地知道,这可能对赵楚的生活造成毁灭性的影响。虽然他厌恶赵楚的暴力,但今晚的悔过似乎又显得那么真实。

彭冬冬掐灭了烟,将菸头放进菸灰缸后,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脑海里回响着贾琳曾经对他说过的话——“做记者,不只是揭露真相,还要思考这个真相的代价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

他摇了摇头,苦笑了一声,自言自语道:“真是个难题。”

于是,拿起手机,打开备忘录,开始记录今晚发生的事情。随着手指在屏幕上滑动,他的思路渐渐清晰。他决定先不急着发稿,而是选择跟踪观察一段时间。

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杜小曼家庭暴力案例观察记录:10月14日开始,持续关注赵楚是否践行承诺,杜小曼是否获得改善的生活环境。尽量保护当事人隐私,必要时选择匿名报导。”

写完这段话,他点了保存,深吸了一口气,放下手机。

媒体的力量能拯救一个人,也能压垮一个人。他只能希望,赵楚真的会改过,而杜小曼,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找到属于她的光明。

整理好心情,彭冬冬轻轻推开卧室的门。

贾琳安侧着身躺在床上,微弱的夜灯在她的发丝上投下柔和的光。彭冬冬脱下外套,悄悄钻进被窝,静静地看着天花板,他能感受到身旁传来的温暖呼吸,心底却依然涌动着复杂的情绪。

他伸手关掉床头灯,闭上眼睛。然而,这一夜,他注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第二天,小黄把整理好的苏柏惠和家人采访内容交给彭冬冬。

当他翻到其中一句话时,动作顿了一下——“无意间看到她的笔记本,全是涂黑的人,胸口上都插着一把刀。”这句话如同一枚钝钉,扎在他的心头,让他不禁皱起眉头。

彭冬冬靠在椅背上,视线停在那段文字上,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打着。他意识到,那些被画在笔记本上的涂黑人影并不是简单的涂鸦,而是一种隐秘的宣泄,是对某种情感的压抑,通过这种方式释放内心的痛苦。而杜小曼呢?她的忍耐似乎延续了母亲的轨迹,从父亲的粗暴到丈夫的暴力,一再退让,一再妥协,仿佛将母亲未尽的命运继续演绎下去。

如果杜小曼对赵楚的暴力再一次选择容忍,她那根撑着命运的最后一根稻草终究会断裂。

那一刻,他下定决心,必须阻止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接着,他翻阅了另一份材料,是关于杜小曼母亲黄雪梅的采访记录,却只有零星的几句,支离破碎,像是散落的拼图。

小黄站在一旁,观察着彭冬冬微微蹙起的眉头,犹豫片刻后说道:“组长,要不……我再去一次吧?看能不能多问一些?”

“不用了,采访这件事,本质上就是在揭人家的伤疤,挖得太深反而不好。适可而止,你已经做得够好了。”

小黄点了点头,离开去忙其他工作,而彭冬冬坐在工位上,脑海中翻腾着昨晚发生的事,像未平息的浪潮。他深吸一口气,重新将双手放在键盘上,指尖飞快地敲击着,将原本的稿件充实丶补充,再次推敲每一个细节。

突然间,他的脑海中冒出一个想法——这件事,妇联必须参与。只有让妇联介入,才能真正给杜小曼一份保护。想到这里,他马上叫来了小黄。

“马上给妇联发一份采访函,我们一起过去。”他说道。

小黄一边点头,一边迅速准备材料,不一会儿,便和彭冬冬一起出发了。在妇联的办公室里,他们得到了预期的帮助和承诺。这让彭冬冬稍稍放下了心,但也明白,这不过是迈出的第一步,改变杜小曼的生活远不是一两次干预能够完成的。

回来的路上,彭冬冬脑海中逐渐勾勒出稿件的第三部分标题。他决定从人性的角度切入,以最真实丶最有力的语言呈现这段故事。他要让所有人明白,杜小曼的故事不仅仅属于她自己,还关乎无数个和她一样处在困境中的人。

街道的光影在他的眼中逐渐模糊,而他的内心,却从未如此清晰。

三天后,彭冬冬终于将新闻稿件整理完成。吃过晚饭,他拨通了杜小曼的电话,想了解她和赵楚的近况。电话接通时,背景里传来一阵阵呐喊声,听起来像是运动场的喧嚣。

“彭记者,你好。”

“你不在家吗?最近赵楚怎么样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