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在黑夜中绽放的曼陀罗 > 第15章(第2页)

第15章(第2页)

“你可以联系一下市场监督管理局,让他们派人陪同采访。咱们的报导要有理有据,不能凭爆料人一面之词。”

“好的,我这就去联系。”

“组长,我有个报题!”小张赶紧举手,语气里带着些急迫,“爆料人说高脚村清理污水的问题拖了三年都没解决。”

这个信息让会议室的气氛瞬间紧张了几分。

“这个选题不错,要认真对待。高脚村的污水问题本身就是民生重点。我们组关注的就是这些涉及民生的选题,但报导不能停留在表面,必须要深挖背后原因。了解为什么三年没解决,是经费问题丶责任问题,还是其他原因?报导要做到层层推进,既提出问题也引导思考。还有,文稿要接地气,别整那些空话套话,要写得让老百姓看得懂。”

“明白了,组长,我马上去准备。”小张干脆利落地答应。

会议室里讨论声继续此起彼伏,虽然记者队伍以年轻人居多,但在彭冬冬的带领下,每个人都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选题都被反覆推敲,细节都被仔细咀嚼。

半个小时的会议结束了,大家各自忙碌起来。

彭冬冬看到新员工黄雨还坐在工位上,一脸愁容地盯着电脑屏幕,手指机械地翻动爆料平台。

“还没动身?没找到合适的选题吗?”

小黄抬起头,看到是组长站在旁边,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张老师走之前没给你安排任务?”

小黄摇了摇头,“没,他家里有事,走得挺急的,怕我压力大,也没给我硬性任务。”

“那之前长兴路路灯不亮的报导,主要是你负责采写的还是张老师主导的?”

“是张老师指导我写的。”

小黄小声说道,像是在为自己的不独立感到不好意思。

她入职才满一个月,刚开始还满怀热情,但这个星期带她的张强老师临时请了工休,独自一人选题采访,她感到有点吃力。再加上对选题敏感度不够,心里压力越积越大。眼看这个月就快结束了,她如果再不出稿,这个月的绩效恐怕要泡汤,而她的房租可不等人。

“采访前后,你有什么看法?”

小黄低下头想了想,回答道:“我觉得张老师特别厉害。他在采访前,心里就已经有了完整的思路,知道该问什么丶怎么写。而且他特别果断,遇到问题马上能找到解决办法,不会拖泥带水,效率特别高……我就差远了。”

“你怎么差了?”

“我写得慢,张老师写三篇稿件的时间,我可能才写了一篇不到,而且还不完整。”

彭冬冬笑了笑,语气轻松地说道:“这是正常的。刚毕业没多久,你还在磨合期。学校里教的那套知识,到了实际工作中用起来,那肯定得改个样。书本上的东西是理论,社会上的东西才是实践,这两者中间,得靠经验来填空。”

“可是,怎么才能提高得快一点呢?现在我连选题都觉得难上加难。”

“第一步,先别急着要求‘快’,而是求‘稳’。选题这件事,你要先学会多观察身边的生活。比如,现在就从爆料平台里找出一个你觉得有价值的事件,咱们一起讨论讨论,看是不是能做。”

小黄有些意外地看着组长,没想到他这么忙,还愿意花时间帮她。但内心的焦虑稍稍被安抚了些,她点点头,重新打开平台,一条一条认真翻阅起来。

“记住,新闻选题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有时候是藏在不起眼的小事里。你的任务,就是练出一双发现的眼睛。今天选不出来也没关系,慢慢来,咱们一起想办法。”

“谢谢组长的指导,我会努力的。”

彭冬冬回到工位,打开电脑,再次审阅昨晚赶出来的稿件,思考着文字是否足够精准,甚至到每一个措辞丶每一段逻辑,都不敢有丝毫懈怠。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一亮,一条杜小曼发来的简讯跳了出来。

他拿起手机,点开信息,上面写道:“彭记者,我想了想,我妈应该愿意接受采访。”

彭冬冬立刻回覆:“那赵楚呢?”

LZ 对方几乎秒回:“他,我觉得不太可能。”

“但是,他是当事人之一,没有他的采访,这篇报导发不出去啊。”

(。)

:||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