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在黑夜中绽放的曼陀罗 > 第8章(第2页)

第8章(第2页)

“我说过,不可以。”

“彭记者,我答应你,不抽就是了,”杜小曼缩回了手,语气轻松地说道,“不过,你知道为什么很多抽菸的人喜欢把香菸夹在耳朵上吗?”

这个问题让彭冬冬一愣。显然他对这个冷不丁的问题感到意外,而且即使知道了答案,和他要采访的内容毫无关系,但是他没有打断,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我拿一支烟,我保证不抽,”杜小曼从烟盒里抽出一根香菸,轻轻放在鼻尖闻了闻,然后缓缓夹在耳朵上。她的动作带着一种戏谑,却又透着几分自嘲。她轻轻笑了笑,慢悠悠地说道,“据说啊,把香菸夹在耳朵上,是水手最早发明的。水手们工作时忙得不可开交,递过来的香菸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接了得停下手头的活,不接又显得不礼貌。所以,他们干脆把香菸夹在耳朵上,既表达了礼貌,又不耽误干活。”

彭冬冬安静地听着,目光始终落在杜小曼脸上。他没有急于接话,似乎在消化她的这段话里隐含的深意。杜小曼的语气轻描淡写,但字里行间,这个关于香菸的“趣闻”,或许并不是单纯的闲聊,而是杜小曼试图表达某种复杂情感的一种方式。

“所以呢?”

“所以啊,习惯这种东西,很多时候就是一种妥协。就像水手们无法真正拒绝递来的烟一样,有些东西,不是想放下就能放下的。”

“谢谢你给我普及了知识,说这个故事和你们俩的事情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彭冬冬带着几分好奇追问道。

“这是赵楚第一次见到我时说给我听的故事。那时候,我们两人正巧路过街边,看到一个男子忙碌间把香菸夹在耳朵上。他盯着那个男人看了一会儿,然后突然对我说了这个故事。”她轻轻转动着手中的水杯,像是在回忆,“我当时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但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就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可能是因为他说的时候语气特别认真吧。”

“噢,原来如此。初见时发生的事,尤其是第一次交流,确实容易让人记忆犹新。那他资助你上大学的事情,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呢?”

“有一次,我无意间说起家里的困难,说自己很可能上不起大学。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点头,目光平静得让我以为他根本没听进去。”

杜小曼停顿了一下,像是在调整自己的情绪:“可是几天后,他突然对我说,‘小曼,你上大学的学费我包了。’我当时吓了一跳,还以为他在开玩笑。但他看着我的眼神特别真诚,那一刻,我才意识到,他是认真的。”

彭冬冬听得很专注,身子微微前倾,双手交叠在桌上,问道:“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一个普通的网管,怎么有能力资助你上大学?”

“你以为他只是个普通的网管?其实,他当时并不是靠网管的工资生活。他有一份不为人知的收入来源。后来我才知道,他在帮别人做一些灰色地带的事,这些钱资助了我上大学。”

她顿了顿,语气忽然变得有些沉重,“当时我不知道这些,只觉得自己遇到了贵人,满心都是感激。可如今回想起来,我才明白,那个时候的我,既天真又无知。”(未完待续)

第9章

凌晨医院陪诊

【前言】有人在生活的重压下失去方向,有人在绝望中选择隐忍,有人被善意的误解所温暖,也有人在沉默中寻找突破的契机。他们的伤口,也许从未完全愈合,但在某个瞬间,彼此的存在成了一种无言的支撑。

深夜2点02分,医院急诊室的灯光仍然刺眼,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忙碌的医护人员忙得脚不沾地,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仿佛和时间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急救车的轮胎擦过冰冷的地面,车上医护人员脸上覆盖的薄薄雪花还没来得及融化,寒冷刺骨,他们的双手冻得泛白,却依旧紧握着急救担架,匆忙将病人推进抢救室。

抢救室是一个暴露人性深处的地方,许多未曾道别的承诺被冰冷的玻璃门挡在外面,再见,或许就是永别。有太多素不相识的善心人,终于能够松一口气,默默离开,身后没有人知晓他们的付出。而那些伪善的面具也在这一刻被撕下,无情的现实把一切假象击碎。

杜小曼眼睛紧紧盯着门上那亮起的“抢救中”红色灯牌。她的身体微微颤抖,眼神里散发出无法言说的阴郁,双手不断地对着口中呼气,试图温暖一下那股深入骨髓的寒冷。她的心,像是被某种看不见的重物压着,喘不过气来。

彭冬冬走到她身旁,察觉到她的身体已经冻得冰冷,他脱下外套,轻轻披在她的肩膀上。

(。)

:||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