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黑夜曼陀罗是什么意思 > 第15章(第1页)

第15章(第1页)

“好,好,我马上回去。”

挂断电话后,杜小曼脸上的表情慌得不行,说道:“对不起,彭记者,我真的该走了。”(未完待续)

第15章

采访组日常

【前言】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早已不是简单的事实记录,而是一种对真相的追寻,对人性的洞察,对社会肌理的剖析。记者作为社会的记录者与叙述者,不仅需要穿行于真相与谎言的边界,还要在纷繁的事实中捕捉本质,在复杂的情感中传递温度。

那天采访完杜小曼,彭冬冬回到办公室,把采访录音来来回回听了三遍,尤其是最后一遍,简直是字斟句酌,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对照笔记本上圈画的重点,慢慢理清了思路,然后十指在键盘上飞速跳跃,打出一行行文字。

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终于完成了初步稿件,但心里清楚,这还不够完美。他还得补充赵楚和杜小曼母亲的采访内容,或许还要润入一些杜小曼邻居对事件的态度,才能让报导更全面丶更有说服力。

不知不觉间,他靠在椅子上睡着了,连手还保持着托着额头的姿势,疲惫写满了脸。

清晨,天刚蒙蒙亮,李丽早早来到办公室。

她看到彭冬冬一副在椅子上将就过夜的模样,心疼不已,所以没敢弄出太大动静,生怕打扰他休息。直到彭冬冬迷迷糊糊睁开眼,看到李丽已经坐在工位上忙活了,他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活动了下僵硬的肩膀。

“组长,你又熬通宵啦?”

“嗯,昨晚思路一下子通了,越写越停不下来。”彭冬冬揉了揉太阳穴,打着哈欠说道。

“你老婆没抱怨你老加班啊?”

“二十多年了,她早就习惯了,我也习惯了。”

“组长,您可别太拼了,给我们年轻人留点活路吧!”

lll 李丽逗趣地接话,语气轻松,办公室的气氛也跟着活跃起来。

虽然办公室的氛围看起来轻松,但每个人都清楚,这份工作容不得丝毫马虎。在如今传统媒体面临新兴媒体冲击的大环境下,每一篇稿件都需要字字斟酌,既要保证内容的客观和真实,又要经得起公众的放大镜检视。写错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影响到宣传单位的公信力。

刚泡了一壶茶回来的刘爱华,也是一名老记,他抿了几口茶水,接着说道:“就是,组长啊,你一个人干十个人的活,这个月再出个大稿,那我们可都要喝西北风了!”

“干脆把家搬办公室得了,省得来回折腾!”有人忍不住打趣道,大家纷纷笑起来。

“别闹了,大家赶紧把今天的选题报一报!”

彭冬冬笑着挥挥手,假装严肃地“镇压”这群活跃分子。随后,他去洗手间简单洗了把脸,整个人精神了不少。

上午八点半,编前例会照常召开。

采访组的记者有十二人,大家围坐在会议室,每个人带着自己负责领域的选题报告。彭冬冬和副责编林蕾负责筛选,通过后便可进入采访环节。

“组长,新华社区接待上级卫生检查组的事,您觉得有没有挖掘的空间?”林蕾小心翼翼地问道。

“这条线是谁负责的?”

“是我。”小王立刻应道。

“初稿呢,调出来我看看。”

彭冬冬示意投影仪打开,眼睛盯着屏幕上的稿件,快速浏览。

“报导不够深入,再加一些居民对社区卫生状况的真实评价,比如对环境改进的看法,或者有针对性的建议。还有,把社区主任和检查组领导的表态加进去,这样能更全面。至于照片,太平了,完全看不出变化的对比感,得补拍有代表性的画面,比如卫生整治前后对比的场景。”

“明白了,组长。”小王迅速记下指导意见。

“还有,文玩市场有人买到赝品这个选题……”林蕾翻着手里的资料。

彭冬冬微微一笑,敲了敲桌子,说道:“这个啊,我们又不是文物鉴定专家。文玩市场敢卖真货,那也得是家传的,要是来的,可就是违法的,当事人买到假货这事,咱们说了不算,要是盲目报导了,岂不是给不法行为带节奏?”

“那这个题材就搁置?”林蕾有点犹豫。

“不用搁置,是大郭前天报的题吧?”

“是的,现在卡着了。”大郭回应道。

热门小说推荐

大王饶命
会说话的肘子大王饶命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