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哈看到奥利维亚这样,非常的恼火,不要看现在新闻上报道说,好像奥利维亚是见义勇为,在4个人中年龄最小,但是却最为冷静。但是一旦瑞凡·菲尼克斯真的没有救过来,谁都不知道媒体会如何报道她,更没有人知道大众会对她有什么反应。
看看朱迪·福斯特那个让她不得不蛰伏5年的刺杀总统事件,难道那个神经病去杀人关福斯特什么事吗,可是美国民众对她最深的印象就不再是演员,而是害总统受伤的演员。
如果瑞凡·菲尼克斯真的去世了,那么奥利维亚的演艺事业也可以先画上句号了。等什么时候大众淡忘了这个事情,她才能出现在大众面前。
玛哈简直要抓狂了,从昨天晚上她收到消息到现在,她还没有睡觉,她一直在联系各方媒体,电视台,要求他们公平公正的讲述这件事情,更不要着重提奥利维亚·赫斯特。可是根本就不管用,这件事里面当事人在医院生死不知,剩下的参与者中,赫斯特的作用是最大的,那不报道她报道谁呢。
而且很难说这里面有没有华纳和派拉蒙的手笔,毕竟瑞凡作为《夜访吸血鬼》的主角,如果在电影还没上映就因为吸drug过量去世,那这部电影也就不用播了。幸好在这件事里奥利维亚的形象,事迹非常适合掩盖这个丑闻。
而派拉蒙也不希望新闻提起毒蛇酒吧和约翰尼·德普的关系,所以也在让媒体把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莱昂纳多身上。
如果说赫斯特是在跟瑞凡通话所以参与救援的话,那迪卡普里奥可就真是主动站出来帮忙。
所以她联系了瑞凡的经纪人,让他有什么消息要第一时间告诉她。现在可以说在这件事情上,他们俩是最坚固的盟友了。
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瑞凡到底是因为什么出事的,可是如果是有人害他,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喝了一杯加料的酒,那么对于他的演艺事业不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毕竟谁都清楚瑞凡是真的停止过呼吸,现在最重要的是,确保他能活下来。只要瑞凡活下来了,那么事情皆大欢喜,这件事没准还真能被运作成为好莱坞的一段佳话呢。
*
之后的几天,关于这件事情的相关报道,霸占了所有时间的新闻和报纸。各种相关消息满天飞,全美国的人民几乎都在关注瑞凡的生死。
还有媒体记者想要采访奥利维亚,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奥莉已经不在纽约了,而是一直待在洛杉矶妮娜的家中等消息。她也知道,如果她现在出现在记者面前,就是给玛哈增加工作量,所以这几天她都没有出门。
终于三天后,医院确定瑞凡·菲尼克斯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
各大电视媒体,报纸也确定瑞凡是误喝了一种混合drug品,才导致事情发生。之后各大报纸都在批判年轻人对于药品的滥用,在酒吧,夜店中泛滥成灾。
还有此次事件发生时,周围的人们没有一个上前帮忙,让这些平均年龄没有超过20岁的年轻人实行救援,甚至没有人帮助菲尼克斯拨打911。
之后这件事情的热度,好像随着瑞凡·菲尼克斯的安全而随之消散,而奥利维亚也终于有机会进入医院,去看望已经醒过来的瑞凡。
奥莉在病房里看到了依然对她温柔微笑的瑞凡时,她的眼泪瞬间就掉了下来。她跑过去把头埋在他的胸口处,听着里面规律的心跳声,她很怕,她怕有人在她眼前消失,她怕她不专业的医学知识反而会造成他的死亡。她不敢想象这么善良,有天赋的人会永远也无法睁开眼睛。
奥利维亚看着坐在病床上的瑞凡,一直半长的金发已经剪短,而以前萦绕在他身上的悲伤与压力,好像也随之不见了。
死亡与新生让他想明白了一些事情。有些曾经难以忘却的惨淡疼痛,也随着他再次醒来而学会放下。
她感受到了他的轻松,奥莉没有多待,让他多休息,就离开了病房。现在她终于可以把从那天晚上起,背负的责任放下了。
就在奥利维亚走进电梯时,另一个年轻男人从旁边的电梯中走出来。基努·李维斯这几天一直在电影《生死时速》的拍摄现场,但他听到瑞凡出事的消息后,一直无法好好入戏,导演就给了他3天假期,让他回去看看朋友。
基努和瑞凡是在1990年拍摄《我自己的爱达荷》时成为好友的,那时候他们身世相似,性格相投,从深夜到凌晨的电话,跨越半个州的摩托车旅程,差点被摔坏的吉他和莎翁的剧本。
他们的友谊就像迷茫而狂乱的青春期,是人生中最印象深刻的时光。基努一直自责他没有在朋友迷惘疯狂时拦住他,导致瑞凡差点因为drug而陨落在那个晚上。
基努深吸一口气,推开了病房门,他看到瑞凡正半靠在枕头上,转头望着窗外的景色,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听到有人进来后,瑞凡转头看到来人,他笑着慢慢张开双臂,基努走过去用力拍了拍瑞凡的后背说,“我们把它戒了吧,我们一起。”
他们以后还有许多的时间,可以一起走到世界的尽头,瑞凡以后会拿到奥斯卡,他们还可以组建乐队去唱自己写的歌,或者厌倦了好莱坞浮光掠影的生活,骑着摩托没有目的的去旅行,他们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绝不仅仅只是让生命停止在短短的23岁。
“当然,我会的,基努。不过,今天你已经是第二个对我说这句话的人了。”
基努看着瑞凡还有些苍白但是笑容温柔的脸上,眼神里浮现了一丝宠溺,他顺着他的视线看着手里的一张卡片。
那张明信片上只有短短的一句寄语。“愿你今后的人生能如河流般奔放,也能如凤凰一般涅槃。
爱你的奥利维亚·赫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