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和宿敌相爱相杀[重生 > 飞鸿踏雪六修(第2页)

飞鸿踏雪六修(第2页)

夜风潇潇,禁宫御道两侧依旧是不透风的宫墙,她这一路走得急切,御道路长,没一会儿背上便发了热汗。

她将临行前皇后交代的话细细咀嚼,皇后要实证,可以她应该清楚得很,与张霁同行,证据岂不被他一手揽去?

她还是因为舍命救了李氏夫妇,才通过苦肉计换了一绢布的供词,可此案变数太多,他们是否会在堂上推翻状纸还未可知。

再有……张霁与陈立康厮混在一处,若两人达成利益置换,他临时反水,搅乱已经理清的线索,事情便再无转圜的余地了。

京都内还有哪一处是张霁没有来得及插手的?

芳书阁。

卢知照眸光一亮,在月夜之下,溢出流彩,她脚步加快。

在前往湖广前,张霁一直没对芳书阁下手,实在是因为其中利益纠葛太多,他这一路登上辅臣之位实在不易,也求行稳致远,于是不宜插手芳书阁人缘选调。

加之,他那时的目光凝在李玉章身上,怀疑其参与替考,也对芳书阁放松了戒心,此次湖广一行,李玉章的嫌疑已经因为书塾内残留的手迹排除。

要想此案得解,芳书阁至关重要。

不论张霁的心是否真的与陈立康在一处,为表诚意,他此时怕是早已将所查证的一干线索托出,自然包括范慎的名字……

那么陈立康若想从此案中毫发无伤地脱身,舍去范慎便是最浅显的下下举。

范慎替陈立康领罪受死,陛下或许无心搭理臣子之间涌动的杀机与离间,但是那些在仕途初始试探着伸出触角的臣子们不会无视这一点。

没有人会想要一个随时抛弃背刺自己的主家,陈立康也就不会是他们递上拜帖的第一选择。

久而久之,前有严靖,后有张霁,陈立康独木难支,怕是会因为此举坠入万劫不复之地……

盛历皇帝尚权术,恋制衡,可如今张霁已经渐渐与严陈二人比肩,少一个陈立康,对朝局而言,也没什么不妥。

卢知照有种莫名的预感,张霁……会刻意将陈立康引到此处。

她疾步迈入坤宁宫时,寝殿外的四盏纱灯犹亮,皇后一反常态,竟到此刻都没有歇息。

又或者,她在等她。

未等殿外的宫人通报,卢知照已经进了寝殿,香气氤氲,是熟悉的侧金盏气味,她瞧见皇后侧躺在软榻上,凤眸微垂。

她跪下行宫礼,搅醒了眼前的人,皇后也不恼,嘴角扬起:“你如今倒是将我宫里的规矩摸得清楚。”

卢知照依旧跪着,从袖口中扯出那块绢布:“奴婢前来赴命,这是此案涉案举子父母的供词,上述了李家三口被湖广总督范慎威逼利诱的经过,足以证明此案确然成立。”

皇后扫了一眼,悠悠开口:“条件呢?两个老人能狠心将自己的儿子供出,总不会没有条件吧?”

卢知照又是一拜:“他们只叫我向您求情,饶李北行一命。”

她顿了顿,续道:“范慎在湖广为虎作伥许久,他们一介布衣,实在难敌官家胁迫。”

“此外,他们还在供书中详述了范慎罪行,他不仅掩盖疫情、违令封城,还将湖广各州县周遭的流民拖去给自家母亲试药,范氏老母病症严重,须重药猛攻,死在范氏府邸的无辜百姓不下百人。”

皇后眉头轻蹩:“我只问实证。若是有让陛下不得不动范慎的理由,我或许能够为李北行说上一两句话。”

“你说到现在,我却还没听见能够让陛下插手此案的缘由,你可明白我说的是什么?”

卢知照抬头盯上皇后的眸子,眼睛里的讶然之色溢出眼眶,胸中积满了愤懑。

没有让陛下出手的借由?

累累白骨,人命危浅,竟也没有让天子出面的缘由?

这是什么道理?!

皇后看出她眸底的情绪,不悦道:“别摆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这世间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你为他们不平,他们却也未必领你的情。”

卢知照垂目应声,泄气道:“是。”

寝殿之内又是一阵静寂,缭缭烟气掩住了皇后的眸光。

皇后缓缓道:“至于此案……湖广路远,纵使民怨载道,这京都庙堂也太高,无心之人听不见罢了。”

卢知照闻言,心头涌起一阵抑制不住的无奈,忽又想起什么:“娘娘,如今还有一层线索,依我的判断,陈立康近日定与芳书阁内官员有所往来,若能截断他们的联系,说不准能寻到您要的实证。”

皇后眼中闪过一丝喜色:“陈立康……”

“知道了,你且下去吧,明日秀漪自宫外回来,有另一件要紧事需要你去办。”

卢知照依言退身,径自融入坤宁宫的夜色。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