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和宿敌联姻后 > 清霜满阶三(第2页)

清霜满阶三(第2页)

要她找由头再赴一趟翰林院。

李……玉章。

一个外臣,向内宫中人递信,往大了讲,终究有违宫规。

卢知照与李玉章相识不久,可观他昔日所行也知晓他绝非一个冒失无礼之人,定是有不得不如此行事的缘由才会出此下策。

卢知照顿时两难。

偏偏今日张霁特意出言提醒,字字句句皆指向她与李玉章的私交。

她不可能恍若无闻,却也无法断然摒弃她同李玉章的交情。

官海浮沉,举步维艰,独身难自全,寻一位同行人更是不易。

午后的烈阳照得坤宁宫的牌匾格外刺眼,卢知照将纸条收入袖中,恰恰碰到了秀漪前些日子拨给她的玉制腰牌。

这腰牌不是普通宫人的规制,她一贯收在袖口中。

卢知照怔在原地思忖片刻,终于迈步朝禁中走。

她这一路走得飞快,脑中已经罗织好了应对皇后和翰林院众人的说辞,纵使前路不明,她还是想见一见李玉章。

万幸的是,未走近翰林院偏门,她便在东南角的凉亭处瞧见了李玉章,如此一来,也不用带着腰际间的玉腰牌招摇过市了。

“李兄。”

李玉章闻言回头,讶异之外是掩不住的惊喜:“卢卿!多谢你能够拨冗前来,这份情我承在心里。”

卢知照瞟了眼天色,随即切入正题:“究竟是多么要紧的事居然让李兄破例违了宫规?”

“我这几日埋首于工部旧集,梳理往年修缮宫殿的一应耗材,发现了一桩想不通的旧案。”

卢知照追问道:“工部旧案?”

李玉章瞧她的神情有异,续道:“营缮司郎中沽名案。”

卢知照面上微露忧色,眼波流转中溢出几分游离的寒意。

偏偏是这一桩诱发曾璜与盛历皇帝离心的陈案。

当年曾璜旧友之子刘贺时任营缮司郎中,负责乾泰宫的建造事宜,工程事毕后节余九十万两白银,本是一桩行俭艺高的美谈,却被司礼监掌印太监冯其圣与营缮司的一干主事以“偷工减料、沽名钓誉”的名头检举。

彼时冯其圣荣宠正盛,加之盛历皇帝与曾璜在官场之上多有口舌之争,此案焦灼时,曾璜又为刘贺时仗义执言,他高估了君王的肚量,因而加速了刘贺时的败局。

想来那时的盛历皇帝免不得猜忌曾璜偏私,又因为自己庶子出身,存了一份被人轻怠的念想,认定了下头的人敷衍松懈,利用偷工减料余下的钱财挣一个排布得当、技艺超群的名头。

当然,这些都是卢知照的一己之见。这么多年过去了,那时的涉案之人随风散,具体的事由怕是也早就尘归尘,土归土了。

“卢卿,你可知此案当年的主审官是谁?”李玉章低声道,“陈立康。”

他言色晦暗:“也是此案,他从一介旧臣一跃成为了新帝眼前的红人。”

卢知照并不急着应声,静待着他接下来的话。

“实不相瞒,李某既然有机会接触这份差事,定是想要尽善尽美,为自己搏一条出路。”

李玉章扫视四周,声音低了一度:“加之如今国库亏空,这趟差事若是要称得上办得好,一则是一应修缮事宜要做到位,二则便是这花销的取用得当。我细细考究了营缮司往年的开支用度,恰恰是刘贺时那一年对建筑耗材的管理与调配算无遗漏。虽说此案经年,物随事迁,可若有意节省,九十万两白银的节余未必不能达成。以我之见,刘氏之策放置如今依旧可行。”

卢知照并不看他:“恕我直言,李兄这番言辞也只能私下腹诽一二,今日同我的这次约谈不该有。当年事发后,刘贺时一族被逐斥离京,曾老也与皇帝渐生嫌隙。而如今,陈立康与冯其圣荣宠依旧。”

眼看着日头渐晚,卢知照加紧劝告:“这桩旧案翻腾出来,无论是指向陈立康还是冯其圣,都远非我们能够承受。信任还是猜忌,施恩还是背弃,全在那位陛下。李兄再仔细想想,若此案属实蒙冤,那为何这么多年幕后之人对残留在工部的这些证据熟若无睹,果真是他们无力销毁吗?”

“言尽于……”

卢知照未说出口的话被一位中年人的寒暄之言截断——

“翰林院前的这座六角亭好久没这么热闹了。”

来人细眉长髯,步态端稳,故意似的,恰恰停在她与李玉章之间。

李玉章瞳孔微怔,侧过身子,往后退了一小步,恭谨地朝他一揖:“老师。”

几乎是同时,卢知照落定了来人身份——

胡继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