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曼问道:「莲心你可想仔细了,真打算跟我去樊城么?」又道,「离乡背井的,山高路远。」
莲心:「主母去哪里,奴婢就跟到哪里。」
林秋曼抿嘴笑,「像个跟屁虫,我还甩不掉你了。」
莲心:「奴婢这条命都是主母的,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
林秋曼被逗乐了。
主仆又说了好一会儿话,莲心才下去了。
直到许久李珣才回房,林秋曼已经睡下了。
他钻进被窝,搂住她的腰身。
林秋曼翻身钻进他的怀里,迷迷糊糊道:「明天不想骑马。」
李珣:「依你,我们走水路,乘船。」
林秋曼「唔」了一声,困顿问:「为什么要换呀?」
李珣把头埋入她的颈项,「怕有尾巴跟来,想取我脑袋。」
这话把林秋曼的瞌睡给惊醒了,猛地哆嗦了一下,使劲往他怀里拱。
李珣轻抚她的背脊,他身上的气息是她熟悉的安定,莫名叫人踏实。
之后没隔多久她又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次日一早人们就出发,走水路。
深秋的天气已经冷了起来,林秋曼坐在客船里,望着两岸绚烂多彩的山林,高兴道:「这地方好。」
莲心也道:「漂亮。」
林秋曼一扫先前的疲惫,整个人都精神抖擞起来,用出行游览的心态来面对这场奔波,只觉得心情大好。
天气晴朗,两岸的秋色在阳光的照耀下绚丽到极致。
河水碧绿,波纹上泛起点点金光。
她站在甲板上观望,身侧的李珣道:「这一路得走好些时日,你若是觉得乏,咱们便停一停。」
林秋曼笑道:「不乏,游山玩水的,极好。」
李珣失笑。
沿途走走停停,览尽秋光。
一行人极其低调,跟寻常百姓那般隐没于山间乡野,或流连于市井城镇。
林秋曼是极度享受的,她喜欢人间烟火,也喜欢这大好河山。
待到隆冬时,漫天飞雪缤纷,二人很有情趣地听雪赏梅。
林秋曼闻着馥郁芬芳,打趣道:「照咱们这进度,估计到樊城得明半年了吧?」
李珣不紧不慢道:「无妨,如今京中安定,天下太平,我们对以前的大周皆采取怀柔政策,刚柔并济,百姓们都不想过混乱日子,一时半会儿不会生事。」
林秋曼:「那极好。」
李珣:「遇到冥顽不灵的,就打;遇到听话的,则招安。」又道,「这些年那些大周权贵被我们惯养得太好,没甚骨气,倒是底下的些许士大夫很有风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很值得敬重。」
两人就前大周的一些治国话题聊了起来。
李珣的包容性极强,他会认真分析别人的好与坏,然后将实情糅合,得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理念见解。
林秋曼单手托腮看他,是欣赏崇拜的。
接近年关时,京中出了变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