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大人就全心全意的拉扯大了江宁安。
而且,这个孩子是有几分运道的。
她丈夫的煤矿工作,也是宁安出生的那一年找到的。那时候她在县城住院,丈夫去照顾她,正好赶上县城煤矿招工,被他知道了。于是,他去报了名,被录用了,从此吃上了国家粮。
正聊着呢,就听见有人喊:「来了来了,大队长把知青接来了。」
正在干活的社员们全都直起了腰,抻着脑袋往田边的大路上看去,只见一辆牛车拉着几个年轻人从远处走来,车上的年轻人还笑着冲社员们招手。
大家面面相觑。
「娘呀,这城里人还真是不一样,笑的跟花似的,牙还挺白。」
「衣服上没补丁。穿的都是解放鞋。」
「你眼睛太尖了,这都能看见!」
「一共五个人,三个男的,两个女的。」
「有个小伙子你们看见了吗?坐最后面的那个,浓眉大眼的,长得真精神。」
说话的人瞅着赵凤霞,说道:「别的不说,光说长相,和你们家安安还挺配的。」
赵凤霞心里不高兴,嘴上说道:「别瞎说,要是让一些碎嘴子听到了,别坏了我们安安的名声。」
说话的人赶紧捂住嘴,说道:「瞧我这张嘴!」
赵凤霞倒也没生气,这人她了解,确实就是随口一说,没坏心眼。好在和她一起干活的,都是她心里比较认可的丶心眼正的人,她也不用太担心。
「也不知道这些家伙来了以后能干啥!」
「干啥也跟咱们没关系,有大队长给他们安排任务呢。」
生产队为了迎接这批知青,提前给他们准备好了房子,是用土砖建造的新房。据说公社有给生产队拨付专门的款项,足够给他们盖房子使了。
载着知青的牛车缓缓驶离,社员们的热情却依旧不减,一边干活一边叽叽喳喳的说话,给单调的劳作添点滋味。
另一边,大队长和治保主任赶着牛车把知青们拉到了知青院门口。从他们一进村,牛车后面就跟着几个孩子,而且是越来越多。
治保主任负责驱赶:「不要离太近,碰着算谁的!」
小孩子们才不怕。他们笑嘻嘻道:「算你的。」
「嘿!你报上名来,你谁家的?」
「不告诉你,略略略略略~」
大队长笑道:「这你还看不出来?他不跟后街刘二家的长得一模一样吗?」
治保主任一看,嘿!好嘛!这标志性的冒着精光的小绿豆眼,还真是一模一样。
俩人和孩子们逗了几声咳嗽,就到了知青院门口。
大队长说道:「就是这儿了。房子多,你们现在一人一间也使得。选完了房间,放好行李,到大队去领口粮。明天不用上工,先熟悉熟悉我们这儿。需要买什么就去买,村里有代销点,公社有供销社。要寄信丶打电话的就去公社,那儿有邮局。后天一早,就跟着社员一起干活。院里有厨房,锅就只有一个,你们要是想单独做饭,就得自己想办法。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谢谢大队长。」
「有不明白的,可以问社员同志们,也可以到大队部去问我们。你们既然来了,也不知道要在这儿待多久,就要尽快适应下来。」
大队长说完,摆摆手让他们自己进院,自己和治保主任赶着牛车离开了,得把牛赶紧还到牛棚,给它吃顿好的,累了一天了。
治保主任说道:「也不知道这几个孩子能不能干好活。」
大队长笑:「你还真指望他们干活啊?别惹乱子,踏踏实实的待着就行了。挣多少工分吃多少饭,咱们不用管那么多。政策说不让饿死人,也没说一定要让人吃饱。他们自己干不好,挣不到足够的工分,可赖不到咱们身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