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钰和周建霖父子俩都在帮忙剁肉馅,一家人忙得团团转。
不到一周时间上交了五十多斤货,赚了两百多块钱。
接下来主要制作葱油酥饼,过年时大多数人家都买了果糖,对花生糖的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至于新产品开发得放一段时间,主要是食品保鲜和运输条件跟不上,连最基本的易拉罐产业还没成型。
谭明月只能继续做这三样低成本保质期比较长的零食,反正到目前为止也没人抢生意,以后生产发展跟上来了,调料品也齐全了,她再把后世各种各样的美味搬上来。
……
冬天很快就过去了,村里人褪去了厚厚的棉衣换上外套。
谭明月穿着自己织的高领毛衣,搭配着驼色的灯芯绒裤子和回力鞋,高高兴兴地前往县城去剪头发。
周钰的头发也长长了不少,以前都是在村子里随便剪的,这回跟着她一起去专门的剃头匠那儿剪头发。
谭明月将头发剪到耳垂位置下面一点点,等到夏天的时候还能长长一些,正好可以扎个小马尾。
剃头的师傅还给她设计了刘海,露出眉毛的那种,再加上以前长期营养不良发色有点发黄,就像自然染发一样,整个人一下小了好几岁。
小小的巴掌脸顶着毛茸茸的蘑菇一样的头发,眼睛又大又亮,简直不要太可爱了。
剃头的师傅给周钰弄了一个知青们比较喜欢的三七分,使得整个人多了一分书生气。
小两口男俊女美骑着自行车经过时有不少行人侧目去看。
谭明月还去订做皮鞋的店里做了一双比较流行的大头鞋,接着才去照相馆拍照。
两人玩到傍晚才骑着自行车匆匆赶回家里。
听到推门声,纪兰妮提着油灯来到院子里,“可算回来了,玩到这么晚骑车多危险,早知道就该找大队长开证明在招待所睡一晚。”
“又不是长途旅游住什么招待所。”
“那也比大晚上的骑自行车好。”
“周钰眼睛好着呢!一路上都没跑到坑里。”
被点到名的周钰有些得意,边推车边说:“我骑车很好,不会颠着小月的。”
谭明月轻笑着接过婆婆手中的油灯准备去屋里灯,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举起灯一看是李弄璋。
李弄璋喘着粗气笑着说:“纪大娘周大叔钰哥嫂子,我媳妇生了!”
纪兰妮高兴地问:“廖知青还好吗?男娃女娃?”
“好着呢!下午就生了,现在才醒过来让我给你们报喜,是个小子,六斤三两。”
“那可真好,你可要好好照顾着他们娘俩,明天上午我们就去看他们。”
李弄璋点点头,报完喜就马不停蹄地跑回去了,茶也没有喝一杯。
纪兰妮小声嘀咕,“这也太突然了,好在前两天我就跟他提了找接生婆的事。”
谭明月也是没想到廖婷会在这个时候生,比预产期提前了一周左右,而且还是在村里生的,好在母子俩都平平安安的。
女人生孩子等于半只脚踏入鬼门关里,自己现在还没怀孕也好,索性再迟几年,等以后他们一家进了城里怀上孩子在医院里生,那样也能安全一些。
作者有话要说:
稍微解释一下,那个时候村里人就没有报警这种意识,小月亮是头一个,而且是在周彦邦去了部队才开始行动的,处罚也是谭家人和张晓莉背了。直到后来写举报信到战区,还有人推波助澜在部队里宣扬开来,个人作风不行才被处罚的,这个时代部队的作风和纪律很严的,其实处罚看似严重但并没有记录在档案里,周彦邦转业后进入了运输队,也是有饭碗的。
至于周以南的事,牛蒡村离县城有十几里路,周家人不报警不追究,这是他们自己家的事,村里人不可能帮着报警,医院也不会代劳的,周家人送周以南去医院时还没死,也没告诉医生身上的伤是刘彩霞这个儿媳妇打的,他们主要怕这些事影响到周彦邦,比较畏首畏尾。
最后就是猪肉脯是用瘦肉做的,没什么油水,收购的那边经过包装后卖价不低,卖到城里手里比较宽裕的人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