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圣人不顾李渭崖的震惊,自顾自回忆道:“那是乾元元年间的事儿了,朕那时刚被封为皇太子。驻守边关的陈将军带回一名女子,那女子眉目间,与父皇有些相像。父皇告诉朕,说她是朕流落在于阗的姑姑。朕很吃惊,因为朕从未听说过有这么个人。父皇说,她与万安公主乃双生之女,但祖父很是避讳双生之子,因双数属阴,不利于国家社稷。所以,万安公主刚生下来,就被送入道观,而姑姑,则被太监带出宫秘密处理掉。但那名太监心善,不忍处死皇室血脉,便从牙婆子手中,买了一个病入膏肓快活不成的小姑娘,毁了容,杀了交差。而姑姑,则被太监的亲信带至关外。”
“姑姑在关外长大,竟和一名于阗国的皇子相爱。被带回长安时,她已身怀六甲。父皇觉得,他们既彼此有情,那便成全他们。姑姑出嫁时,已是不年轻了,但坐在寝殿中绣嫁衣的样子,朕至今还记得。她说,人人花期不相同,她遇见心爱之人时,已到中年,但只要遇上了,那她这朵花才算是真正开了。朕瞧她的神情,真正好似一朵倾城倾国的牡丹。总之,和姑姑相处的那段日子,总是令朕心安,能忘却许多烦心事。后来,姑姑失踪在关外,朕还派了人去寻,却没有任何消息。”
圣人从回忆中醒过神来,却看到李渭崖哭得泣不成声。
“诶——”圣人轻叹一声,竟伸出手去,拍了拍他的背,以示宽慰。
“你费尽心机想要见到朕,不光是为了讲个故事的吧?”圣人不愧是圣人,与李渭崖叙完所谓的亲戚情分后,便打探起他的真实目的。
李渭崖也不故弄玄虚,再次跪下,恳求圣人道:“微臣想求陛下,允准微臣带一队人马奔赴关外,重查我母亲当年失踪之事。”
第八十二章贵女(四)
抬许锦之的肩舆,和李渭崖,在宫道上相遇。
俩人看到对方,都很惊讶。
“你怎么会在这里?”先发问的,是许锦之。
“我。。。。。。”事关母亲,李渭崖不得不谨慎,他也学会了四两拨千斤,“圣人宣我进宫,说我在河阳表现果敢,要给我升官。不过我拒绝了,我不想去军中,还是习惯待在大理寺。于是,圣人就赏给我一些珠宝。”
许锦之点点头。
“那你呢?你昨天不是进宫面圣过了吗?”李渭崖觉得奇怪。
宫廷案件必须保密,许锦之只能含糊地回他:“宫中出了一些事,陛下令我来查。”
幸而,李渭崖此刻满脑子都是他母亲的事,对宫里出了什么事,并无多大的好奇。
俩人就此分别,一个往掖庭狱的方向,另一个打道回府。
掖庭狱处在皇城最阴暗的角落,里头墙壁湿润而斑驳,空气中弥漫着霉味与潮湿的气息。犯错的宫人们蜷缩在角落,身上只披着单薄的囚衣,狱卒的脚步声一响起,身子就止不住微微颤抖。
“许寺卿,到了。”程元辰一摆手,抬许锦之的肩舆立刻停下。
许锦之点点头,缓缓走到一间小小的牢房前,里头乌泱泱关了四名宫人,牢门一打开,扑鼻而来的骚臭气味很是难闻。
“我是新任大理寺卿,奉陛下旨意,调查薛婕妤一案,来此,是想问你们一些问题。你们如实回答,案子越快破,你们当中无辜受牵连者,也可早日出这个鬼地方。”许锦之拿出龟符,对宫人们说。
宫人们一听,死气沉沉的脸上,终于有了希望。
“许寺卿,我先说,我先说。”一身材瘦小的宫女,挤上前来,还没说几句话呢,就先哭出来,“我是最无辜的,我刚入宫不久,被分到薛婕妤处,负责庭院洒扫,平时都不怎么进屋子的,薛婕妤的死,真的跟我无关呐。”
“雁儿,许寺卿名声在外,岂容你在这里胡说八道?跟你无关?那你偷了薛婕妤首饰,被发现后,在院子里跪了一夜的事,又怎么说?谁知道你是不是因此事,对薛婕妤心生怨恨,故而害死了她。”一身材高挑的宫女站出来,指责道。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许锦之看向雁儿。
雁儿慌了神,开始支支吾吾:“四,四天前。”
四天前的晚上,不正是薛婕妤死的那天晚上吗?
许锦之看向雁儿的眼神,逐渐冰冷起来。雁儿也察觉到这一点,她神情开始变得很激动:“真的不关我的事!在这宫里,主子罚奴才,天经地义。我偷首饰,是因为我阿娘生病了,要是没钱,她会死的!我跟薛婕妤说了实话,薛婕妤还把那根簪子赏给我了。但她说,赏归赏,做错事,罚也要罚,就罚我在院子里跪一夜。但入了秋,晚上有点冷,亥时后,我看院子里也没人,没人知道我跪没跪,我就进屋了,第二天才发现薛婕妤出事的。”
许锦之沉默不语,似乎是在想什么。
雁儿生怕许锦之不信自己,已经开始跪在地上发毒誓。
许锦之目光忽而柔软几分,望着众人问道:“在你们眼中,薛婕妤是怎样一个人?”
众人面面相觑,指责雁儿的高挑宫女率先开口:“奴婢是贴身伺候薛婕妤的,薛婕妤她,是个极好的人。许寺卿不知,我们婕妤娘娘因为那位的缘故,在宫中并不受宠,所以下人们也就跟着拜高踩低起来。外面的人就罢了,琳琅阁里的太监、宫女,平时也是能偷懒便偷懒,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婕妤娘娘都知道,却始终睁只眼闭只眼,只有平日生起气时,才会罚宫人。”
其余人纷纷低下头去,似乎被说中什么,只有一名太监,始终昂着头,脸上皮笑肉不笑,尖利的嗓音一开口便是讽刺:“论拜高踩低,谁能比得上墨儿姑娘你呀。没本事调到别的好地方,就拿咱们撒气。”
“你——”墨儿气不打一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