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牛听了,心里有些不痛快,但还是耐着性子解释,“娘,您别总想着市里有多难。大秋不也是自己闯出去的?他现在不也混得挺好的?咱们庄户人怎么了?只要肯干,哪儿都能活出个样子来。”
李老娘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大秋那是运气好,赶上了好时候,读书出去的。再说了,他年轻,脑子活络,可你不一样啊。你在村里干得好好的,何必非要去市里冒那个险?咱们家现在日子刚有点起色,你要是去了市里,万一亏了本,咱们这一大家子可咋办?”
李大牛更生气,“娘,我这个身体你也知道,你是故意让我生气是不是?大秋在外面安家,你得去伺候月子,照顾孩子好几年,那我在家里,开澡堂能挣几个钱?翠翠照顾两个孩子,还能帮我多少?”李大牛知道,娘一直觉得自己不如弟弟聪明,出去闯荡肯定会被人骗了。
张翠翠见母子俩争执不下,赶紧打圆场,“娘,大牛也是为咱们家着想。市里机会多,要是真能找个摊位卖点小吃,说不定比在村里种地强多了。再说了,咱们也不是一下子就去市里,先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机会,不行再回来呗。”
李老娘听了张翠翠的话,心里稍微松动了些,但还是不放心,“翠翠啊,你们年轻人有干劲,娘知道。可市里那地方,不是咱们庄户人能轻易闯的。你们要是真想试试,娘也不拦着,可千万别把家里的老本都搭进去。”
李大牛见李老娘态度有所缓和,赶紧趁热打铁,“娘,您放心,我们不会乱来的。明天我先去梁红家问问她男人,看看市里有没有合适的机会。要是真有,咱们再商量着办。要是没有,咱们就安心在村里开澡堂,种地,日子照样过。”
李老娘点点头,叹了口气,“行吧,你们年轻人有主意,娘也不多说了。可大牛啊,你得记住,不管干啥,都得稳当点,别冒冒失失的。”
李大牛笑着点头,“娘,您放心,我心里有数。”
晚上,李老娘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明白,李大牛是个有想法的人,心也野了,去市里闯荡,说不定真能闯出个名堂来。可她心里总是不踏实,总觉得市里那地方太陌生,太复杂。
“市里那地方,人多事多,咱们庄户人去了,能干啥呢?”李老娘心里嘀咕着,“大牛虽然能干,可市里那地方,不是光靠能干就行的。万一亏了本,咱们这一大家子可咋办?”
可另一方面,李老娘又觉得,李大牛说得也有道理。
大秋不就是自己闯出去的?现在不也混得挺好的?要是李大牛真能在市里闯出个名堂来,那他们家的日子不就更好了?
“可大牛要是去了市里,家里这一摊子咋办?”李老娘嘀咕,“翠翠一个人能撑得起来吗?还有轩轩和瑛子,孩子们还小,离了爹可不行。”
这时候,在李老娘的心里,就像是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让大牛去闯吧,年轻人总得有点冲劲。”
另一个却说,“不行,市里那地方太危险,万一出了事,咱们这一大家子可咋办?”
李老娘在那嘀嘀咕咕,张翠翠也没睡好,听见李老娘嘀咕大牛什么的,张翠翠也没在意。这一辈子一定要闯出去,现在地里的农活太累,太费力气。
第二天一早,张翠翠给轩轩喂奶后,让瑛子好好听奶奶的话,就和李大牛去梁红家。
李大牛用自行车带着章翠翠,两个人一起就带着天麻和红枣去了梁红家。
梁红她男人在市里已经工作了好几年,老家也就在单位附近,对市里的情况非常熟悉。李大牛想从他那儿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机会。
“翠翠,你咋来了?”梁红见张翠翠来了,笑着招呼。
李大牛把天麻和红枣递给梁红,“红姨,这是自家种的天麻和红枣,给你们带点尝尝。”
梁红接过东西,笑着说,“大牛,你太客气了!快进屋坐。翠翠,你也是,怎么一回来也不来找我,我听我娘说了,你生了老二,是个男孩。还有,怎么叫我红姨?翠翠啊,咱这都嫁人了,难不成你男人真叫我姨?”
张翠翠不好意思地笑笑,“行吧,那叫你姐好了,红姐,这不是刚回来忙孩子嘛。”
梁红拉着张翠翠的手,把他们让进屋里,“快进来坐,别站在门口了。”
大家坐下后,李大牛有点局促地开口,“红姨,不,红姐,我们这次来是想问问,你家大哥在市里工作这么久,能不能给我们指条路,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活干,在村里种地实在没啥盼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