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重生后要当富一代的 > 寿衣才是最火(第1页)

寿衣才是最火(第1页)

人群"嗡"地炸开了锅。几个上了年纪的妇人挤到最前面,手指颤抖着抚摸那件"福"字寿衣,眼眶竟有些发红。

"早听说赵师傅会暗绣,没想到。。。"村支书家的老太太话说到一半,突然转身往家跑,"我家那件压箱底的缎子呢?得请赵师傅做寿衣!"

轻工局的王科长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吓人。他一把拉住赵寡妇的手,"老师傅,您这手艺,该多教几个徒弟啊!"

又有人说赵师傅可是教了三个徒弟,不知道徒弟现在的水平够不够出师。

"出师?"赵寡妇冷笑一声,突然从箱底抽出三块白布,"来,当众见见真章。"

三个徒弟面前各摆上剪刀、针线和一盆清水。李梅分到的是最难的考题——把白布裁成婴儿襁褓,还得在不起眼处绣上平安符。

围观的人群屏住呼吸。只见李梅的剪刀像活鱼似的在布上游走,裁出的弧线比圆规画的还流畅。更绝的是她绣符的手法:针尖蘸了清水,在布上轻轻一点就留下痕迹,等水渍干了才会显出淡淡的银线。

"这是。。。"王科长凑近了看,"失传的水影绣?"

赵寡妇嘴角微微上扬,"小把戏罢了。我奶奶那会儿,能用晨露绣出会变色的花样。"

现场当即就有五六个妇人要拜师。赵寡妇却摆摆手,"我这把老骨头,教不动了。"她指了指李梅她们,"要学,找她们去。"

人群又是一阵骚动。谁都没想到,平日里闷不吭声的李梅,此刻竟挺直腰杆开了价,"学基础针法,一个月三块钱;想学水影绣,得先交件良心活。"

"啥叫良心活?"有人问。

李梅举起件小褂,"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做件衣裳,针脚要经得起赵师傅验。婶子大娘,我这手艺就是样子货,我还没学一个月呢,都是师傅教的好。"

李梅这话一说,可就让很多人不是滋味了,这赵师傅明明是赵家庄的,怎么还来了个外村的?这不是抢师傅吗?

赵寡妇看周围人的脸色,眼皮一抬,“领导,我这几个徒弟可不是简单收的,得有灵性,李家这丫头,力气大,手上有老茧,这裁缝也别以为不是力气活,那布一匹抗着走可不容易,再说,现在都有缝纫机,那这手艺可更得好好练,钉扣子、做鞋,可都不容易。”

两个大徒弟,那是赵家庄的媳妇,也是赵寡妇的晚辈,这李梅才是她最看好的。

赵寡妇的话音刚落,人群里几个赵家庄的媳妇就撇起了嘴。一个穿蓝布衫的妇人阴阳怪气道,"哟,咱们赵家的手艺,倒让外姓人抢了先。"

李梅的脸"唰"地白了,手里的针线筐差点打翻。她下意识往后退了半步,却撞上赵寡妇瘦削却挺直的脊背。

"放你娘的屁!"赵寡妇突然爆了句粗口,惊得王科长眼镜都歪了。老太太一把抓起李梅的手举到众人面前,"睁开你们的狗眼看看!这丫头手上的茧子,比你们脸皮还厚!"

阳光下,李梅的掌心横着几道粗茧——是常年抡锄头磨的;指尖却布满了细密的针眼,像撒了层银粉。

赵寡妇的侄媳妇赵金花不服气,当场扯过块布要和李梅比试。两人同时开始裁一件对襟褂子,围观的人自发围成个圈。

李梅的剪刀稳得像秤砣,裁到领口时突然变招——这是赵寡妇昨晚才教的"燕子衔泥"式,专为脖子粗的人设计的弧度。赵金花见状,咬牙使出绝活"回马枪",却在收尾时扯歪了布丝。

"停!"赵寡妇用烟袋锅敲了敲案板,"金花,你裁的是三十岁壮汉的尺寸,用的却是老太太的版型,"她抖开李梅的作品,"看看这丫头,领口留了放量,腋下加了活动褶。。。"

王科长突然插话,"等等,这衣襟里侧。。。"

原来李梅在不起眼处绣了排小点,连起来竟是副穴位图。赵寡妇得意地笑了,"这丫头观察仔细,知道这布是给赤脚医生老吴做的。"

赵金花的婆婆突然上前,摸了摸李梅的手:"孩子,你这茧子。。。是打麦落下的吧?"

见李梅点头,老太太转身对众人道,"当年我学裁缝前,我娘让我纺了三年线。说手不糙,就摸不准布骨!"

气氛顿时缓和。赵寡妇趁机宣布,"从今儿起,每月初一在大队部开课。想学的,先交件良心活——给红军烈属做件衣裳!"

王科长当场拍板,要把赵家大队部也就是原先的赵家祠堂改造成"传统工艺传习所",由县里拨款买十台缝纫机。更让人惊喜的是,他看中了李梅的穴位衣样,说要推荐给省中医院做理疗服。

热门小说推荐

青春派黑岩
大大洋洋青春派黑岩
...
谍海风雷
只爱煞英雄谍海风雷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