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巧出门的时候,远远看到于盛骑着二八大杠,撞开村口的狗尾草丛飞驰过来。车把上挂的香梨来回晃悠,惊得巷子里的大公鸡扑棱棱飞上土墙。
下了车子,于盛从车把上摘下带的水果,满满一大兜子,比姜翠萍一年拿的礼都多。
“阳哥,我大姨说你在这里,就特意过来看看。”
于盛掏出大梨给哈孜克和陈二一人一个。
“你怎么跑这来了,今天不用上班啊?”
“阳哥,银行那工作我早就不想干了,刚辞了,这不就跑过来跟你学习学习嘛,我想跟你干。”
一听说银行的工作都辞了,哈孜克跟陈二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娃是真虎啊。
“放心吧阳哥,我妈他们都同意了,我这才过来的。”
“我这的工资可没银行的高,大家干的都是力气活,到时候你就知道后悔了。”
于盛自信的拍着胸脯,“后悔算我的。”
“那行吧,跟我去北大窑看看,正好有几个大学生在这里学习,你们都上过学,应该能聊一块去。”
大学生?
于盛兴奋起来,没想到连大学生都在这里学习,看来自己辞职是对的。
来到北大窑,大学生们都已经起床了,沿着北大窑跑了几圈,身上开始冒汗。
简单的介绍一下后,于盛就留在这里,跟他们一起学习。
没多久,大家吃过饭陆续赶了过来,除了二婶子他们,还有十几个生面孔,听说苏阳这样又要招工,都想来碰碰运气。
在他们的眼里,北大窑的活跟铁饭碗没啥区别。
随后,刘小成从屋里搬出来一张桌子,上面铺上一层布,将十几块的料子摆在上面。
有白玉、青白玉、米达且末料、黄玉、94于田料、羊脂白。
这些料子乍一看都长的白白净净,但是纹理结构和玉质完全不同。
这就需要考验大家的眼力和经验了。
“小成哥,这题会不会太难了?”苏阳小声嘀咕了一声。
“没事,大家都是挖玉多年的老手了,心里都有数。”
那十几个人看着眼前的料子,纷纷皱起了眉头。
大部分人都认识和白玉和羊脂玉,因为见得多。
但是其他的料子就见得少了。
上次那个文化局的专家来培训,也只跟大家培训了玛瑙料的鉴定知识。
这题有些纲了!
那几个大学生也申请跟大家一起参与,开始掏出手电筒开始打光。
大学生挨个对比玉质棉絮,根据稀疏程度、形状大小、透光度等因素,开始查找课本了。
不过被刘小成制止了,翻课本这种行为跟考试作弊没什么区别。
大学生们离开了课本,开始皱眉噘嘴了。
大家停下手里的活,开始走过来看看,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真庆幸自己之前没有这种考核,不然自己也够呛及格。
而村里的那些人,只好瞎猫碰见死耗子,开始瞎蒙了。
十分钟后,刘小成叫停了大家。
通过大家的表情来看,一个个愁眉苦脸的,似乎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