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是数列题,定义了一个数列为{an},分根号下an是否是整数的两种情况,求满足an=A的那个a0。
根据周期性,很容易得出an的取值在一个区间循环,代入另一个关系式进行检验,得出a=3k,k为正整数,且A=369的情况下,就可以成立。
每天三题,第一题是最简单的,明夏看完题目后,根本都没怎么思考,提笔就开始写,也很快就开始了第二题阅读。
但此时,距离比赛开始,也才刚刚过去十分钟不到。
明夏本以为,第二题的难度,应该回上来,却意外地发现,依旧是连她之前参加的HMO国决也比不上的难度,求对于所有f:R→R,使得对于任意实数的x,y,都有f(f(x)f(y))+f(x+y)=f(xy),主要就是分情况讨论的一个逻辑,再证明f是单射就可以了。
考场很大,参赛选手很多,监考老师便也非常多,几乎是隔几排学生就有一个,巡考老师也不少,监控也安的是360°无死角的那种,拒绝一切作弊行为。
因此,当大家都在思考,并在草稿纸上整理自己的逻辑思路时,明夏却已经“唰唰”开写,就直接引起了监考老师的注意。
他们看了眼她的位置,对照了一下选手名单,就发现原来是华国的,还是被主席点名表扬了的那个把“周氏猜测”证明了出来的那个女生,心下就理解了。
先前,Martin那么看不上“周氏猜测”,其实还是见识太少了。的确,“周氏猜测”远远比不上“哥德巴赫猜想”的级别和难度,但想要证明出来,也绝对不是简单的事,不然也不会有“世纪难题”这么个称呼了。明夏既然能把这个猜测证明出来,实力自然是不低的,这只是一道IMO最简单的题,能这么快有思路也就不是什么很稀奇的事。
只是,当他们观察了-->>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会儿别的考生,又去看她,却发现她第二题也已经写好了,一边给手放松,一边在看第三题的题干。
这一次,老师们都震惊了。
今年的试卷,难度虽然说不上是历届最高,却也没有简单到这个地步吧?别的考生多了是还在纠结第一题的,她怎么已经开始看第三题了?
直到试卷的第三题,应用到了实际案例,问题细分了三种情况,明夏才终于松了口气,觉得有点做头,虽然依旧很简单。
是的,她是真的觉得这几题实在是无聊得过头了。而且,以她对他们队的其他五个人的了解,也是绝对不可能被难住的那种,只是时间和状态的问题罢了。
第三题,因为要设的点比较多,明夏特意用直尺重新作了图,从A设字母设到E,还分了许多不同的下标数字,考虑报告点的对称性,最终计算得出要经过3332980步,才能实现题干中要求的目标。
“老师,我做完了,申请提前交卷。”
开赛不到半个小时,安静到只有“唰唰”写字声和因为找不到思路而暗暗抓狂的低叹声的考场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清凌凌的女声,仿佛夏日里的寒冰,直接冻入其他参赛选手的心扉。
做完了???
这特么才开赛多久?有半小时没?他们刚刚研究出来第一题,还没来得及计算完毕,她竟然就做完了???
肯定是说错了吧,其实是弃权,因为觉得做不下去。
就连监考人员也是这么想的。
在众人焦急又怀疑的眼神注视中,监考人员走过去,看了一眼明夏的答题纸,却震惊地发现,她的确是三道题都做完了,字迹十分工整,干干净净,连划横线的那种纠结思路的地方都没有。
“交卷后,请不要提前离开,去相应房间等待比赛结束。”将答卷收起来,监考人员公事公办道,却是惊呆了因为明夏交卷如此之早的同考场其他国家的参赛选手。
华国的那个女选手,竟然真的是答完了试卷?
天!这到底是什么速度!她真的都会做?可那也得思考一下吧!又不是有答案可以抄,不需要思考和纠结逻辑的时间!
明夏这么快就交卷的举动,让其他参赛选手不由得有些怀疑自己,心态微微崩塌,做题目也不由得焦躁起来。
见状,和明夏同考场的褚子仪不由得摇了摇头,撇了撇嘴,继续在草稿纸上淡定地演算第二题的那些关系式。
既然开幕式时听主席说了明姐已经把“周氏猜测”证明出来的事,那么,多多少少,肯定是能意料到明姐的实力的吧?他都觉得自己做出来没问题的试卷,明姐这个时候交,简直不要太正常好吗?
这一届参赛选手真不及格,都不知道事先摸摸其他国家选手的水平,啧啧啧。
IMO的比赛,因为今年是唉罗马尼亚举办的,采用的便也是罗马尼亚夏时制时间,比首京时间慢5小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