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执安神色不变,向那几人行礼。
那为的女冠看到陈执安气息消沉,神色苍白,神蕴还在震颤,不由微微皱眉。
“陈先生受伤了?”那【栖真道人】笑道:“恰好我道玄宗略通丹石之术,倒是可以帮陈先生瞧上一瞧。”
栖真道人转头看去,他身后一位面若寒霜的女子,缓缓走出,向陈执安行礼。
陈执安回礼。
一旁的端阙王爷哈哈一笑,道:“此处距离九官街不远,诸位与我同来,正好我那里还有云梦山出产的东斋茶。”
端阙王爷话,即便是玄门碑上天下第七的道玄宗人物,也要给几分脸面。
于是众人一同前去九官街,到了端阙王府中的听雪轩。
听雪轩已然华贵非常,景色更是大虞少有,即便栖真道人看到如此园林,眼中都不由露出惊讶来。
可偏偏他身后一男一女,神色却全然不改,仿佛这般园林都无法让他们感到惊讶。
众人落座,仆人递上茶水。
陈执安喝下一口端阙王爷刚才说过的【东斋茶】,一缕檀香混着松针的气息袅袅而起,又有幽兰般的暗香自唇齿间渗出,后段又浮起雨后竹林新的嫩芽清气,令人神清气爽。
确实是难得的好茶。
“我这茶如何?”端阙王爷脸上带笑。
栖真道人笑着摇头:“山中粗野之人,哪里喝过什么好茶?不过我宗中这位道玄真传,出身于吕鼎国,吕鼎沿袭了大息茶道,也继承了许多珍贵的茶树,且让他来点评一番。”
栖真道人说到这里,又看向身后那位少年:“【钟屿】,你来说一说。”
相貌不凡,肤白如玉,额头正中又有一点红痣的少年轻轻点头,道:“此茶初沏,倘若竹露滴落新培春泥,中段又有幽兰蜜香渗出,后段不需多提,便知道这茶是出自【茶圣】培育的东竹茶迁枝,自然称得上是极好的茶。”
“只是,这茶尾调甘醇,反而不适合在这般青瓷盏中烹煮,若是用紫陶罐窖藏,再用紫陶罐煮茶,其实能更激出后段醇厚的茶香。”
钟屿出口点评,听的端阙王爷连连点头:“不错,吕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便是一位年轻人,都有如此见地。”
栖真道人眼神闪动,又望向陈执安:“我们早已读过陈先生那两阕词,可谓惊为天人,论及底蕴,倒是陈先生更胜一筹。”
她又指了指刚才那位清冷的女子,道:“我这位师侄名叫【顾湄】,极通丹道,算是医中能手,陈先生之既然受了伤,正好让我这师侄帮你看一看,瞧一瞧。”
那女子将要站起身来。
陈执安却摇了摇头,笑道:“谢过前辈好意,只是我这伤势不过是修行刀法太过急切,真元与刀意生逆,伤了自己的元关、先天胎宫,不算什么大碍,也就不需劳烦他人了。”
顾湄神情不改,低头坐下。
这一处东堂中,骤然间变得安静下来。
几息时间过去,栖真道人忽然问道:“听说……陈先生为道玄宗那一张龙变图,点上了眼眸?甚至……悟出了其中诸多真元变化?”
端阙王爷脸上笑意依旧。
钟屿与顾湄望着陈执安。
陈执安坦然点头,道:“倒算是有几分运气,道玄宫中之前赐我紫清玄微阐真功法,我多日参悟,略有所得,恰好这龙变图与此功法暗合,倒是让我平白得了一桩好处。”
栖真道人眼睛微亮:“可否看一看陈先生的真元?”
陈执安光明正大探出一只手来,紫清玄微阐真就此运转,一道紫色的真元在他手掌中凝聚。
钟屿、顾湄原本平静的眼神骤然生变。
栖真道人眯了眯眼睛,有些不确定地询问道:“我看着真元中,似乎只融合了三道先天之气……陈先生是先天三重的修为?”
陈执安颔。
钟屿、顾湄对视一眼,眼中难掩惊讶之色。
“先天三重,竟然将紫清玄微阐真练到这种程度,真元之浓厚,更是令人惊讶。”
栖真道人毫不吝啬的称赞,她脸上的笑容越灿烂:“陈先生,紫清玄微阐真出自我道玄宗,却并非是我道玄宗最好的功法。
就比如那龙变图中,尚且还有一门【道玄龙变经】,乃是真正的一品天功,陈先生……以你的天资,如今这四品的紫清玄微阐真,其实并不配你。”
一品天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