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适的妥协,武则天和李隆基同样也没有谴责,虽然此行为看起来懦弱,但是按照大唐当前的局势,实属无奈之举。
*
唐代宗,唐殿
李豫同样也没说什么,他经历过和李适一样的事情,自然知道李适此举的无奈。
只有李适自己心里难受,前面有多轰轰烈烈,后面就有多可笑。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儿臣定会休养生息。”李适发下誓言,自己打不赢藩镇,但是子孙一定可以!
他只要为子子孙孙留下足够的资本,让他们有银子打仗!
【除此之外,唐德宗李适还抚恤死去的士兵、豁免赋税、奖励功臣等。
唐德宗李适唯一没放过的就是朱泚,因为他的确罪无可恕,其他几人只是称王了,只有朱泚直接称帝。
且他还杀害了李唐七十余口宗室,并且对皇陵大不敬,还进攻奉天要杀死自己。
此大赦令一下,王武俊、田悦还有李纳见好就收,他们撤去王号,向唐德宗李适谢罪。
但是李希烈却没和其他之人一样妥协,而是直接称帝了。
而没有被罢免的朱泚又把自己的国号改为汉,自称汉元天皇。】
汉武帝刘彻……
“这逆贼。”汉武帝刘彻满脸嫌弃。
【按理说已经得了人心的唐德宗李适应该很快会平定此次造反,但偏偏又发生了一件事。】
李适听神迹又来了一个转折,心立马揪了起来,自己已经改过自新,应该不会再出什么幺蛾子吧?
此时的李适对未来的自己完全没有自信,毕竟自己已经做了那么多荒唐事……
第324章
【立有大功的大将李怀光认为此次兵变的罪魁祸首就是宰相卢杞和神策军使白志贞,以及提出间架税让百姓民不聊生的大臣赵赞。
于是李怀光上书要求唐德宗李适重罚这些奸臣们。
谁成想奸相卢杞立马向唐德宗李适提议,如今局势大好,应该一鼓作气让李怀光直接反攻长安,夺回首都。
而不是浪费时间在入城觐见这种事上,因为李怀光有功,但凡面圣,唐德宗李适肯定得设宴赏赐,如此太耽误时间。】
*
蜀
“这奸相明显的不想让李怀光面圣,唐德宗李适不会看不出来吧?”阿斗急的,他觉得唐德宗李适经历了这么多磨难,总该看轻奸相的真面目了吧?!
【唐德宗李适觉得卢杞说的很有道理,于是下令让李怀光赶紧率兵去收复长安。
李怀光得到如此诰命自然气恼,毕竟他解了奉天之难,但是唐德宗李适竟然还向着奸臣。
于是大将李怀光没有立马动身去长安,反而停兵不前,一直上书揭发奸相卢杞的罪行。
明摆着,李怀光直接用手中的兵权威胁唐德宗李适,唐德宗李适没有办法,只能贬卢杞为新州司马,白志贞为恩州司马,赵赞为播州司马。
户部尚书萧复、吏部郎中刘从一、翰林学士姜公辅三人则被提拔为宰相。】
李适没想到自己经历了那么多竟然还向着奸臣,自己到底怎么想的,怎会不明是非到如此地步?!
【路人甲】:哪个自负的皇帝不喜欢听自己话的奸臣傀儡呢。
路人甲出来吐槽,他觉的唐德宗和明朝的老道士挺像的。
【但是唐德宗李适还是不忍心,过了不长时间太便想给卢杞升职,但是遭到众臣反对。
最后卢杞死在了新州。
但是卢杞之事却让唐德宗李适和大将李怀产生了深深的芥蒂。
李怀光担心唐德宗李适日后会打击报复自己,如今不敢动自己只不过因为长安之乱未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