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大将浑瑊拼劲全力的浴血奋战,终究是击退了叛军,但是唐军也损失惨重,大将吕希倩、高重捷等人接连命丧战场。
面对如此困境,奸臣相卢杞还想着陷害同僚,大臣崔宁被他诬陷与朱泚有所勾结,而唐德宗李适还信卢杞,处死了崔宁。】
说到这,乐瑶就非常不解,唐德宗李适为何如此信任卢杞?!
【路人甲】:也不知道唐德宗李治如何信任这个奸相!
看的出来粉丝路人甲也相当不解,明明卢杞坑了唐德宗李适好几次。
【对于唐德宗李适为何如此信任卢杞,很多人都不明白。
明明泾源兵变的发生与卢杞有脱不开的关系,他与掌控神策军的大臣白志贞狼狈为奸,在他们的掌管下,本来是紧紧主力的神策军出现了大量吃空饷的现象。
也就是兵册上有一万大军,实际上只有五千,剩下的五千人根本没有参军。
且他们根本不注重训练神策军,导致很多神策军根本不训练而是在城中做买卖,如此才导致面临泾源兵变时,神策军根本无人。】
*
宋
“这点我始终不明白,为何这些昏庸的帝王都喜欢信任奸臣呢?”赵匡美实在想不通。
“迎合圣意,人哪有不爱听夸赞之词。”赵匡胤道。
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广开言路的皇帝并不多。
*
唐代宗
李豫看向李适,“你觉的你为何会信任此奸臣。”
李适扪心自问,最后道,“或许是因为二儿臣对藩镇的猜疑,如此让那些奸臣猜透了心思。”
李适看着自己得所作所为,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因为不愿意妥协以及对武将的不信任。
武将他不信、宦官也不信,自然只能信事事都向着自己的奸臣。
与其说自己信奸臣,不如说自己只信任自己。
想到自己听杨炎杀了刘宴,随后又杀了杨炎,不听劝告送忠臣颜真卿去死,一桩桩一幕幕,李适都想直接了断了自己……
【咱们言归正传,继续说战事。
听闻朱泚称帝,他之前带领的幽州兵亦投靠了朱泚,而唐德宗李适也终于等到了援兵。
灵武、盐州、夏州、渭北等地联合出兵勤王,大概有数万兵力。
这支部队从北方而来,他们眼前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是奉天西北的漠谷,二是奉天城北的皇陵,也就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皇陵。
该勤王大军征求唐德宗李适的建议,于是李适召集众臣讨论。
大将浑瑊否定了奉天成北这条路线,漠谷狭窄,山谷这样的地方易守难攻,若一旦遭到敌方偷袭很难有胜算。
而皇陵那却不一样,但凡建皇陵的地方肯定是地势平坦,并且有山有水,勤王大军可以利用树林来隐蔽自己的行踪。】
*
唐太宗,唐殿
李承乾他们纷纷点头,虽然他们没有带兵出征,但是也读过兵书,自然知道大将浑瑊的选择没错。
大敌当头前就不要考虑什么皇陵不皇陵的问题。
“但是我觉的唐德宗不会信大将浑瑊之言。”李治道。
一旁的李泰也点点头,他的想法和李治一样,听了这么多唐德宗李适的事迹,也能看出他压根不信任武,且前面神迹也说过他无比信任那个奸臣。
既然是奸臣,定不会出什么好主意。
“大哥,你认为呢?”李治问一直沉默的李承乾。
李承乾叹了一声气,显然他的想法和李泰和李治都是一样的。
【但是宰相卢杞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漠谷离奉天特别近,就算有敌人埋伏那么奉天还可以出兵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