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TXT > 330340(第3页)

330340(第3页)

唐代宗

“让你们二人,该如何选?”李豫提问李适和李诵。

“不打。”李适道。

“不打。”李诵的已经和他家父皇一样。

“为何?”李豫问。

“之前成德之战大败,唐军哪有实力再打。”李纯道。

李豫看向李诵,示意让李诵说说自己的理由。

“如今魏博的政权不稳,那些将士怎么会服气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如此必定会发动政权拥立新的将士为节度使。”李诵开始认真的分析。

“若是魏博兵变,就打乱了藩镇父承子业的规矩,其他藩镇定会趁机对魏博发难,而造反上位的新魏博节度使最好的选择就是归顺朝堂。”

李适听自家儿子分析的如此透彻,不由惊讶,他的儿子竟然如此厉害?

【这次唐宪宗李纯再次听取了李绛的意见,继续按兵不动的观察,反正也同意也不反对田怀谏任命节度使。

最后事情果真和李绛料想的一样,魏博发生了内乱,田家旁支的田兴发动政变夺权,随后又归顺朝堂!

朝堂不废一兵一卒就收复了魏博!】

唐宪宗李纯看李绛的眼神都不对了,天赐良臣啊!

第332章

【随后唐宪宗李适又听从李绛的意见开始在边境屯田。

这次平藩,李绛可谓是劳苦功高,但是大臣的功劳太高了,总会让帝王忌惮,何况李绛特别喜欢直言上谏,和当初的宰相杜黄裳一般。】

唐宪宗李纯不知该如何骂自己,他登基之前明明是希望自己能和太宗一般广开言路。

好不容易遇到了良臣,自己如何又良臣不信任……

唐宪宗李纯以此为戒,既然神迹已经警戒自己,自己定不会猜忌良臣,李绛和白居易等人他都会重用。

他们说话难听就难听一些,毕竟都是为了自己好。

【于是唐宪宗李显又让在任职的西川节度武元衡入朝,之前武元衡当过宰相。

他和宰相李吉甫一样都是主张以武力镇压藩镇的强行派,李绛眼看他家陛下调整了宰相班底,自然也知道他家陛下的用意。

于是宰相李绛以足疾为由,辞任宰相一职。

唐宪宗李纯自然同意,但是他也没有怠慢李绛,而是让担任闲职。】

*

唐代宗

李适又担心起来,他怕李纯会突然变的昏庸,毕竟他们老李家有突然发昏的基因。

和李适不同,李诵倒没担心,毕竟按照神迹所述李纯平藩成功,要昏庸也不是这时候昏庸。

【并且过了几年,唐宪宗李纯还把之前贬黜的宦官吐突承璀回朝,重新掌管禁军。

没办法,自打安史之乱后,老李家已经骨子里不信任武将。

正如宋朝也吸取了唐朝的经验,一如既往的不信任武将。】

*

赵匡胤无奈的叹气,没错,他不信任武将正是因为唐朝的教训。

但是不信任武将又回带来新的问题,如何平衡当真是难。

【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逝,他的儿子吴元济故意密而不发,他想先掌权,于是他派使者去长安,要求朝堂任命自己为节度使。

而这个使者杨元卿直接向朝堂交代了杨元卿已死,吴元济密而不发。

若是大臣李绛还在,定会劝说唐宪宗李纯继续妥协,毕竟吴元济如此着急的想要继任,定会妥协。

但是宰相武元衡和李吉甫都是主战派,他二人上谏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收复淮西。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