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女主角纪轻羽 > 110120(第1页)

110120(第1页)

第111章新年解某人心肠可软着呢

除夕这日,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晴朗天。

经过一晚的深思熟虑后,纪轻舟最终还是决定租下了南京路五百二十号的商铺。

并且狠狠心,就签了三年的合同。

当然毫无疑问,凭他的存款是没办法一次支付这么多租金的,这就得感谢解先生的投资入股了。

至于那凑巧的门牌号,第一次去的时候,纪轻舟未曾注意到,等到第二次再去时,因为已做好花重金租房的准备,便将这洋楼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而后才发现它所挂的竟然是“520号”的门牌,更觉十分有意思。

而身为一个保守的民国人,解予安自然不了解这号码有何意义。

纪轻舟当时便同他解释了这谐音梗的意思,某人听完他在耳边吐露的那三个字后,也是不由得唇角微扬。

照理既然都斥巨资租下这商铺了,就应该马不停蹄地开始装修才是。

早一天开业,便少一天损失。

但这一来马上就是春节了,即便想搞装修也找不到工人,毕竟此时的社会风气对除夕和新年还是相当之看中的,纵使是那班营营逐逐的工商界之人,最早也要过了初五才会开工,迟的甚至会拖到正月二十才复工。

二来么,当日上午签完合同后,下午他就和解家人一块回了苏州老家去祭祖拜年,也无暇再管店铺的事,就只好将事业先放一放,专心地过个新年。

上回他到苏州来,还是为了吃喜酒,只在西中市那新建的洋房里住了一晚,第二日就匆匆回了上海。

此次和解家人过来,是准备住到正月初五的。

甫一下火车,一家人就直接去了解家在桃花坞的老宅。

那是真正的老宅子,相当之深邃宽广,房屋院落几进几出的,又有亭台花木、池塘假山,建筑构件,精雕细镂,廊与长窗,一步一景,布置得很是雅致古韵。

但美则美矣,对于在都市里住惯了的人而言,老宅的冬天则着实有些寒冷幽寂了。

沈南绮大抵也是住不惯的,出发前便同解见山商量好,晚上在老宅吃年夜饭、拜年、守岁等,倘若要睡觉,她便同小辈们去西中市的洋楼住。

于是,他们人虽去了老宅,行李则在下火车后,由仆人直接送去了西中市。

此时的苏州人家,对祭祖之事相当重视,尤其是如解家这般的当地望族,对待家祭,可称得上是极为隆重。

下午一回来,人刚坐下休息不到两分钟,便要去拜祭祖先。

不过这与纪轻舟就毫无关系了,身为外姓人,他连解家祖宗堂的院子也无资格进去。

故而在解予安被带去祭祖时,他只好漫无目的地在解予安小时候居住的院子里晃悠。

这院子虽许久未住人了,打扫得倒是颇为干净。

尤其午后清润的阳光往檐廊下一打,微风拂过,枇杷树影倒映白墙,晃晃悠悠的,分外清静安逸。

绕着曲折长廊无所事事逛了一圈后,他无意间进入了西侧的一间房。

推开屋门,瞥见两旁那高高的书橱与窗角的书桌,他便意识到自己来到了小元宝的书房。

书架上放的基本都是些正经的文学名著,他光看书名就毫无兴致,但亦有一些外国的报刊读物和《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这类的闲杂书,以及《西厢记》、《牡丹亭》这独两本的爱情故事。

纪轻舟对书籍本不怎感兴趣,况且这些书多数都没有标点,读起来费劲,但他委实无聊没有事做,就随意抽了本英文书,打算用来消磨下时间。

结果翻了两页,发现是一册儿童读物,又放了回去。

最后挑来挑去的,拿了一本装订成册的《点石斋》,坐到了书桌旁,准备坐在椅子上看会儿画。

这时,他忽而视线一转,注意到书桌玻璃板下还夹着几张照片。

没想到曾经问解予安要他的相册无果,居然能在这看到他的旧照。

纪轻舟顿时提起了精神,随手将书本推到了一旁,看起了相片。

这里边总共三张照片,一张是家庭合影,一张解予安和解予川的兄弟合照,还有一张解予安的单人照。

其中兄弟合照和单人照显然是同一日拍的,服装造型都一样,背景则像是在照相馆里。

只可惜没有解元宝开裆裤时期的婴儿照,否则,他多半就能看到某人的黑历史了。

暗自遗憾着,纪轻舟率先看向了那张单人照。

一瞧见黑白相片上那板着脸的小少年,他便忍不住笑出了声来。

里面的小元宝约莫只有十一二岁的样子,脸小小的,个头矮矮的,未长开的面孔白净稚嫩,清秀又乖巧,一看就是那种学堂里最受老师喜欢的好学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