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笔趣 > 第1354章 平叛(第3页)

第1354章 平叛(第3页)

可以说一支部队的架构,都被他破坏又重塑了一遍。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算是打通了军中的上升通道,以及增加了杨广和王言的政治资本。

毕竟一下空出了两千个位置,高级的武官肯定是杨广安排的,这是杨广能许给别人的好处。绝大多数的中下级,王言可以一言而决,少数的中高级位置,王言可以推荐安排,杨广不会吝啬这么点儿位置。

而王言安排的人,其实不能说安排,因为他没有太多的私心。他是本着能者上的宗旨安排各级军官,大家的履历、军功都记得清清楚楚,他只要尽量的做到公平公正,受益的军官,下层的大头兵,就都认他的好。

如此再加上他一直以来自我营销出来的好口碑,他的这种行为是会被放大化的,如此也就很轻易的收获了几万大军的认可。

何况这其中,也有为数众多的人来跟他表忠心,信不信的过不说,只要他没有失势,让人办事儿,那肯定是能办的,让他们摇旗,他们肯定是毫不犹豫的。

能做到这个份上,就已经足够了。

同时在清理军队之时,王言也进行了一定的思想建设。他假托忠君爱国之名,把百姓抬了出来。让当兵的这帮人知道,他们是为了什么打仗,让他们今后打仗的时候,对待自家的百姓们要好一些。

反正他的讲话精神传递出去,杨广是很满意的,毕竟王言说话一口一个陛下,这是绝对的不忘初心,还是从前他认识的那个王言。

等到了这个时候,杨广也安心了,于是他提出了要营建东京洛阳,征徭役百万,让宇文恺负责,三年完工。

这就开始败家了。

建设洛阳,是一个很有正面意义的事。相对来说,关中是封闭的,不如洛阳过去那般一马平川。都城向外移动八百里,对世家的压制可不是八百里的问题。是以一座巨大的城市,扩张权力的边界,可以镇压中原大户。

同时,这也是关陇集团的势力向外延伸,去跟中原大户进行对抗。

另一方面则是城市供应问题,大兴越来越大,供养大兴的成本越来越高,不如洛阳的水6交通更达。若迁都洛阳,对于城市的扩张更加有利。

不好的地方在于,消耗太大了。

事实上这已经是王言劝谏的结果,因为杨广本来的规划,是征徭役二百万,一年完工。这么看来王言在杨广这还是有几分面子的,对半砍还要多一些。

同时王言也提议对徭役要宽松,不能压迫太甚,否则民力耗费太过,最终是要遍地反旗的。

他对杨广表示可以借鉴曾经治理扬州之时的先进经验,给徭役一些钱,提供一些好的食物,一些御寒的衣物,让人们不至于饿着肚子干活。

现在的大隋已经有成熟的条件了,棉花这种东西自然早都弄回来进行种植,经过了多年的改良,虽然品质远不能同一千五百年之后相比,但棉的御寒性能是没毛病的。

同时经过多年的展,加上王言持续不断的在海外开拓土地,弄回来海量的粮食,国内空出了地来种植经济作物,棉花的收成也算比较可观了。

目前距离进行国内的经济循环,而不是依赖于各种要命的税赋,只差了一个条件,就是国家层面的调控手段。

最直接的一点,当然就是大力展经济,繁荣商业,而后加征商税。

大隋安稳多年,又大力进行海贸,物产已经很多,商事也已经很繁荣,所以也具备了这个条件。

这是王言早都给杨广讲明白的东西,在王言的劝说下,杨广当然意动了。

于是在定了营建洛阳以后,王言以大隋最大的商家之一的身份,主动上书,表示为了大隋百姓,为了大隋江山社稷,请加商税,他带头支持。

杨广顺势问了群臣的意见,毫不意外的都是反对之声,于是杨广召集了一些人,专门研究商税应该怎么收……

不等群臣们如何问候王言祖宗十八代,准备了俩月的杨谅、杨秀,终于是亮了反旗,带起了数万大军,要讨伐杨广。

王言抽身而退,带着杨广的指示,告别了家人,亲领一千精骑平叛去了……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