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也没想太多。看着竹子的模样,中间有隔层,也就只想到了水杯。不过先前,大叔您提到竹子可以做这么些东西,倒是提醒了我,还可以做些器具。江爷爷家那种那俩买卖的竹制品,我们是不会的,但我想我们可不可以试试把竹子片成竹篾,做个竹篮什么的。庙里借用的竹篮我们都还没还给师太她们了。”
“编织的活我倒是没做过,不过帮着你们片片竹篾倒是可以的。那我们先锯短的,做水杯?”
几个萝卜头猛点头响应。
储姨娘和茹姨娘思维还没从傅家的姨娘身份中转变过来,虽说已经史无前例地干了几天重活,但还是恪守着高门大户里女子不见外男的规训。
知道小孩子力道弱,会出来帮着拖竹子。
但是见莫大叔走过来时,又连忙退回大殿中去了。
傅则萦也是见到两位姨娘的举动才反应过来这一茬。
想着虽说六姐姐十岁,在那一世的世界里怎么算都是个小孩子,但这一世里却也会被家里当成一个小大人了。
且不说傅则萧,就论四姐姐傅则苗。
如今十二岁,妥妥就是吾家有女初长成。
家中目前虽说只有已经及笄的大姐姐定亲了,但是二三四几位,家中大人都已经在暗暗为之寻摸合适的对象了。
而且对此,她们本人也是知晓的,不管在什么场合,她们都会下意识地去表现出自己认为的最好的样子。
如果说之前傅则萦对于傅则苗的印象是做什么都畏畏缩缩的,比不上傅则萧,那这一会儿反应过来却对之改观。
虽说她没有完全冲破自我性格的束缚,能够像别人家的大姐姐那样冲在弟弟妹妹前面独当一面。
但是在家道中落后,能克服自己的畏惧和打破对世俗的认知,跟着兄弟姐妹一起走出去,又何尝不是一种大无畏。
不由得,傅则萦也自省,自己不也是不习惯于在人前各种表现吗?只要还有退路,只要还有旁人替自己迈出这一步,那她也总是选择安全地躲在人后。
现在是人还小,别人完全意识不到需要她这一个最小的女孩去冲锋陷阵,兄姐的出头在外人眼里是那么得理所当然,没有人会认为她这个躲在人后的人有什么问题。
可是她自己却是知道的。
她不会永远都是最小的那一个,她也不会永远都小,也不会永远都有人替她挡在前面。
那么那个时候,她该何去何从?
她慢慢想起前一世时,她不忿别人事做得光鲜漂亮,说不清是羡慕还是嫉妒,就会在心里吐槽,这事交给她,她也能做得好,还可以做得更好。
她总觉得自己点子多,想法漂亮。
直到后来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一些年后,才在心里不得不由衷地佩服当年那些她不忿过的人。
也许她的学习能力和做事能力是还可以,可很多的能力和心性却是在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中磨砺出来的。
而她却曾以为自己可以一步登天,却忽略了那一步一步地阶梯。
等真的等到了机会,却发现自己好像没那么从容不迫,结束之后需要总结的太多。
这一次,她是不是需要改改自己的毛病?傅则萦心想。
当然她也知道,毛病不是自己意识到,然后下定决心就能改掉的。
就像想减肥的人,又成功了多少?
不过,行动总比放之任之好吧?
就像四姐姐那样,好歹走了一步。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莫大叔见两位姨娘丢下那么些小孩来帮忙打杂,自己却躲回殿里去,也就疑惑了会儿,就丢下不管了。
毕竟他这种世代居住在村里的人,不太懂得高门大户里的规矩,虽说世人都讲究男女大房,但在村里却也没严苛到完全不和外男照面的程度。
毕竟大家都要干活,时不时就需要左邻右舍帮个忙的。
他们这儿只要注意男女不独处,说话注意分寸,也就没人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