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会试考官,还没定下来呢。”
拉长了音调,武帝斜睨眼自己手边罗列的一整排有能力和资格当会试考官的名字,眼眸闪闪。
不看派系,他貌似人才济济,他的朝堂貌似都是能力。
可一看派系,能用的壮劳动力没几个!
“缺人呐!”武帝往龙椅椅背一趟,吩咐道:“起来,给朕念念那文曲星又干什么好事了!”
“苏从斌也真是的。怎么不早十年生孩子。”
“二十岁就正好用!”
知道帝王心中此刻还憋着火气,钟刑赶忙取来锦衣卫密件,先念苏琮的家书:“敬仪,我看到大海了,海上日出好美,当看到的那一瞬间任何言词来描述都是空洞的。那种一望无际……”
武帝气得拍案:“别念了。朕还没看过大海。给朕念他们吃苦的。”
“有。”钟刑赶忙找吃苦的。
而另一边,瞧着离日出的时辰,离上朝会的时间越来越近,黎阁老喝口浓茶。倒是不见一夜未眠的疲倦,整个人是亢奋至极:“第五场这些人怎么到的,想不明白也就不用想了。毕竟由定国公坐镇,能把人送进考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反正有那么多世家子弟科考,还有真材实料的寒门子弟。那苏敬仪就算天纵奇才,恐怕也榜上无名。”
顿了顿,黎阁老甚至还说了一个细节,来宽慰自家大弟子:“不是说,苏敬仪看榜的时候都是从最后一名往前看吗?”
“即便座号他们几个是捂得严严实实的。可这习惯性的动作却是骗不人!”
“可他到底是场场交了头卷!”大弟子还有些焦虑:“这历来科考规矩,倘若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便是凭交卷的时间确定人员!”
也是因为这个规矩,所有提前交卷,也要分出第一批、第二批次来。
“且那些人到底是提前进了考场。他们不知道苏敬仪交卷的事情。万一下意识的,先入为主的意味第一场交卷的都是读书郎怎么办?”说着,大弟子带着些担忧看向黎阁老。
要知道他昔年也是阅卷过的。阅卷到最后简直就是头昏脑涨,是恨不得立刻马上就结束。心态上不说浮躁,那也是略有些敷衍的。不会像看头卷那般,仔细。甚至还会先入为主的认为这些都是好学生,改卷点评的时候等级自然就高了一些。
黎阁老闻言,慢条斯理喝口茶:“就算先入为主,可镀金就是镀金,能够必得了真材实料吗?”
“文章笔力老练与否,三年时间能够速成的话,那我真是脑袋都可以砍下来给苏敬仪当凳子坐!就连天才们,谁也不是生而就会八股文的。都得学习!”
话语到最后,黎阁老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无奈:“放宽心!眼下那贡院还灯火通明的,一副熬夜到天明的模样。那完全说明阅卷有异!”
“咱们只要静心等待就行!也不用管那姓李的是否告密,反正这会试考官,武帝能够用的人少之又少。”
“周全,资格太浅了,工部、户部两位尚书,家族有子弟下场科考。剩下吏部、刑部两位尚书,一个老油条,一个这些年只会喝茶看邸报了。武帝用他们都不放心。他总不能心一横,让兵部尚书,让镇国公出题吧?”
“就算镇国公敢应,天下学子也不能抗议。这礼法不能谁他们想用就用。既然是甥舅关系,镇国公就该避嫌。”
“六个阁老里面,他要是会试派出去,殿试该怎么办?所以皇帝还是不得不制衡的。”黎阁老话语到最后异常笃定着:“老夫等着明日病好!”
话语到之后,黎阁老眼里带着一丝的怨恨。
他昔年可真豁出去半条命,挨了三十棍啊!结果这武帝这定国公,却是个忘恩负义,刻薄寡恩的!
他战战兢兢从未有过错处,就只因为六个阁老里面他好拿捏,就这么当众给他没脸吗?就要他们东华书院让一步吗?
凭什么他不能当首辅阁老?
若是苏从斌知道黎阁老的怨怼,肯定要咆哮一句,直接一下子连升两级,让你当礼部尚书还不够吗?
老子查地道不提,为他们挨打挨骂多少年了,还偷摸给银子呢!结果要不是太后垂怜当众问我,你们都把我脸往地上踩了,连过年请安折都丢了。本侯说什么了吗?
真论从龙之功,我苏从斌排的上号的!
当然眼下苏从斌不知道黎阁老还以三十棍沾沾自傲着。他眼下盯着乌黑的眼圈,却是在劝愤怒的定国公以大局为重:“有猫腻,但看出题情况,就觉得顺天府尹也不是傻的。真要搞出什么事来,他都得率先被问罪!”
“是啊,人人都不会豁出去九族搞事,就会些无伤大雅的所谓玩笑。”定国公阴阳怪气着:“东边弄个弄青楼女子,哎哎呀呀的,被恶霸追赶。好激发少年英雄气概;西边来个早市推车的可怜老爷子,鸡蛋两箩筐都裂了,好激发百姓的同情心;再来一个倒夜香的。”
“都按着道路附近的情况进行相关意外事件。”定国公说着黑着脸:“你爹还有你生母多疯啊,客观的点评一句,都是自己爽了再说。怎么到你苏从斌就窝囊成这样?”
“他们这一代爽了。”迎着恨铁不成钢的鄙夷,苏从斌叹口气,问:“定国公,敢问您一句,您倘若膝下有女,会嫁入我家吗?”
“当然不会了。乱家子,五不娶第一条!”
苏从斌静静的看着说的是毫不犹豫的定国公。
定国公迎着人难得锐利的眼神,难得躲闪的喝口茶。
见状,苏从斌缓缓捏紧了拳头,理智开口:“所以,定国公您理智想想。世家其实差不多。他们不会豁出去命去争夺。但他们也想要世世代代为官。而为官的标准是政绩。武帝英明,他们自然也就会想要出政绩。所以他们倒是好搞定。不会疯!”
最后三个字说完,苏从斌瞧着递过来的茶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