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苗笑着点头:“这么小的愿望当然得满足,大家有想吃的尽管说,只要淮阳楼的厨子能做,我都给你们点上。”
渔苗这话一出,馒头等人更是欢呼雀跃,大家都开心不已。
只是新船工还没适应这样的环境,太高档了,他们这会儿有点拘谨,不知道手脚该怎么放。
这是他们这种粗人能来的地方吗?
“等下午的时候咱们再分钱,现在先去淮阳楼等着开饭就行。”渔苗笑着说。
陈明珠这时也忙得差不多出来了,至于后续的交接工作,拍卖师自然会协助,而且陈明珠还专门安排了另一位掌柜去安排交接工作。
有好几个人协助交接货物和钱款手续,她一点也不担心,她的作用主要是监督,必要时出面处理。
那边交接得差不多了,她便出来了。
此时渔苗走向陈明珠,跟她说明去淮阳楼聚餐的事,陈明珠自然答应,让渔苗先带人过去,她随后就到。
淮阳楼。
渔苗到了之后便开始点菜。
由于渔苗经常来这儿买烤鸭、猪蹄或吃饭,淮阳楼的掌柜对她很熟悉。
而且渔苗在县里名声响亮,想不知道都难。
对于酒楼周掌柜来说,了解县里重要人物的信息是一项必备技能。
所以,周掌柜一看到渔苗来,就满脸笑容地迎上前:“渔姑娘来啦,里面请,还是二楼的雅间?”
“好,老地方就行。”渔苗应道。、
周掌柜便带着渔苗几人上了二楼的雅间,还是之前的那个包厢,这会儿正好空着。
其实,淮阳楼最近生意越来越好,不仅是因为菜品美味,还因为引进了许多海鲜的做法,而这些海鲜就来自渔苗等人赶海捕获的海鲜,淮阳楼的周掌柜的经常去陈氏收鱼铺买海鲜,双方见面的多了,自然就熟悉起来。
所以,对于陈明珠和渔苗,周掌柜并不陌生,每次他都会去城里的收鱼铺采购食材。陈明珠有时还会特意给些优惠,一来二去,彼此的交情就逐渐深厚起来了。
等点好菜,人都到齐了,才开始上菜。
这时陈明珠和蔡国海也来了,大家齐聚淮阳楼,坐下后相互寒暄了几句,便开始上菜。
“这次的拍卖会办得很成功,多亏了阿苗和大家。来,我和相公敬大家一杯。”陈明珠让每个人都斟上酒,开始敬酒,并说着客气话。
渔苗连忙说道:“陈姨,你太客气了,大家都是获利者,这样可就太见外了,应该是咱们共同举杯,庆祝名利双收。”
“就是啊,陈掌柜太见外了,我们不过是普通的船工,哪有那么大的功劳。要说运气,也是咱们老大运气好,带着我们发财,要敬酒也该是我们敬你和老大。”馒头说完,便朝着陈明珠和渔苗举杯。
“大家都别客气了,咱们共同举杯,庆祝以后出海就能大丰收,赚大钱,福气满满!”渔苗见气氛正好,便站起身来,举起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