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府邸,太孤独了,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
孟婵音如此想着,又觉得自己胡思乱想,兄长应该也已经成婚了,有妻儿在,怎会孤独。
她柔声问道:“阿兄,怎么不见嫂嫂,不知道她是否知晓我来了,哦,对了,嫂嫂是哪里的人?一会儿见了她,我好与她有话讲。”
她觉得年纪最小的息兰都嫁人了,而且府上的姑娘都陆陆续续全嫁出去了,息扶藐今年也已经有二十六七,也应该娶妻生子了。
甚至还在想若是见到小侄儿,她应当如何与之相处,在青州的府上没有孩童,所以此刻她心中有点忐忑。
然而眼前的兄长闻言微抬起墨黑的眼眸,盯着她。
孟婵音被他这样看着,无端紧张地捏着帕子。
他看了一眼,兴致缺缺地靠在椅靠上,淡声道:“婵儿这些年看来一心都在旁人身上,从未打听过息府对吗?”
孟婵音喉咙一哽,不安地捏着裙摆揉成一团。
她是没有关注过息府,甚至连兄长的夫人是哪家的姑娘,何时成亲的也不知道。
“阿兄……”她轻咬下唇,欲开口:“我……”
息扶藐站起身,目光落在她的身上,没有任何指责:“妹妹舟车劳顿,我便不打扰你了,好生休息。”
他似乎对她什么也不知情而不悦,她察觉后应该说些什么缓和的,可连一句挽留的话都说不出口。
孟婵音咽下蔓至唇边的话,体态柔柔地站起身,对他欠身:“阿兄慢走。”
息扶藐没说什么,转身离去。
孟婵音跟在他身后,然后安静地靠在门框上,身量单薄披风披在身上,好似偷拿兄长的。
她眼波盈盈地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隔了很久才收回视线,转身回到屋内,坐回到凳上,白玉细长的手指慢慢托起尖尖的下巴,神色涣散地发呆。
春心没睡多久,起来后见房中没有姑娘,以为是出去了。
在外面转了一圈,打听了府上压下的情形,才在小室中找到趴在小榻上刚醒来的姑娘。
“姑娘,你怎么躺在这里?”
孟婵音刚醒来,眼尾又粉又润,嗓音柔哑:“刚刚阿兄来了,与他说了会子话,结果太困就睡了。”
春心扶着她朝着去铺毛绒毛皮的小榻上。
孟婵音见状眼睫抖颤,手指抵在鸡翅木榻的背靠上,不敢去躺,摇头说:“回房去罢。”
春心没察觉她有什么不对。
两人回了房间。
孟婵音坐在窗边,脸颊薄粉,像是松了口气般微微喘气。
这般柔弱体态,三分病娇的姿容,哪怕是春心见了,心口要和是发烫的。
姑娘在闺中上门求娶的人就很多,只是后面时运不济,婚事接二连三告吹,最后拖得实在年纪不小了,夫人就做主,找了一户身家清白的府,定下婚约嫁过去。
春心都还记得到,那时候家主惦念老家主,府上的人还一直尊称为长公子。
订婚时,长公子还在昆山,姑娘出嫁前夕才赶回来,然后亲自背姑娘上的花轿。
春心坐下,倒了杯热茶递过去:“姑娘喝口茶水润润。”
孟婵音接过来,浅呷一口:“可有打听过阿兄他们?”
春心在去后厨要热水的时候,就已经打听过了,遂将在外面打听的话告知她:“刚才问过了,家主还没有娶妻,府上那些姑娘都嫁出去了,夫人们也去了主宅,现在府上只有家主,很是清净。”
这些刚才孟婵音已经从息扶藐口中得知了,但还不知道他竟没有娶妻。
她若有所思地垂下眼睑,想到以前爱慕兄长的人很多,暂借住在府上的兰可欣表姑娘一直想嫁给阿兄,怎会至今都没有娶妻?
不禁让她想起了所嫁的夫婿。
她的心咯噔一跳,终于晓得为何兄长会忽然生气了。
或许……万一,兄长也与她那夫婿一样,身体有恙,不适宜娶妻生子,所以便没有祸害别人家的好姑娘,至今没有娶妻。
想到这般风华绝代的兄长,竟也有这种难言之隐,她眼中渐渐浮起疼惜。
孟婵音放下茶杯,转头认真对春心道:“春心,阿兄没有娶妻之事,你日后莫要再去问缘由了,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