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王跪在地上,他看着冷漠无情的父亲,重重磕头道:“喏。”
待彭城王离去,太尉曹寅走近几步,“彭城王刚立了功,齐人就如此指控,陛下难道不觉得可疑吗,如果陛下真的应了齐人,将彭城王定罪,那么就中了齐人的苦肉计了。”
这一次,一向与曹寅不对付的丞相范离也站在了他这边,“臣附议,陛下诸子当中,以彭城王最为出色,并且安州一战,也让齐国大为震惊,这一件事,极有可能是齐人的苦肉计,其目的就是为了铲除对他们具有威胁的皇子。”
“和谈那日,齐国的延平侯处处针对四大王,并出手使诈,如今因遇刺一事又死咬着四大王不放,恐是有意而为之。”范离向楚皇谏言。
就在范离的最后一句话说出时,皇帝的脸色已经完全拉了下来,因为彭城王的威胁,已经不只是对齐国了,三公的一致认可,与楚人的民心,都让皇帝忌惮不已。
“陛下,燕楚有姻亲关系,燕国的公主尚在楚国,若是彭城王有罪,那么彭城王妃,燕国的公主,又当何去何从。”范离继续说道,“齐人的心思之深,不可不提防。”
“好了,等真相吧。”楚皇有些不耐烦道。
※※※※※※※※
——楚国&mdot;东境——
地方收到消息后,很快就将齐使遇刺之地封锁了起来,御史与廷尉也快马加鞭赶到了东境,
由于刺客伏击的地点十分偏僻,且在两山之间的隘道,方圆数十里都无人居住,便也没有目击者,缺少了人证,就只能从尸体与打斗中搜索物证。
“这些打斗痕迹,刀口平整,所用的武器,锻造水平并不低,说明这些人的背后一定不简单。”廷尉看着齐国使者的伤口。
“齐国这次出使的除了是大卿之外,还有宗室。”御史分析到,“普通人岂能有这么大的胆子。”
“会不会是燕人的栽赃?”廷尉官员问道。
“你若是说是齐人自导自演,我恐还会思索一下,但是燕国,不至于如此。”御史摇头道。
“孙御史,我们在一名齐国官员身上发现了这个。”一个士卒将一封带血的密信呈上。
御史当即接过,被刀戳穿的纸张已被血水染透,但上面的字迹在光照下仍能看清。
“此人不正是延平侯宋啸的侍从官吗?”御史大惊,连忙打开信纸。
当他看到里面的内容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快,将之立马送回楚京。”
第71章楚国的内政
——齐国&mdot;建康城——
送走楚使后,齐帝看着重伤的延平侯,问道:“刺杀你的人,当真是彭城王吗?”
宋啸低着头,因为他并不肯定,“臣是根据那些刺客所说而推断的。”
“推断?”齐帝疑惑的看着延平侯。
“陛下,是臣让延平侯如此说的。”因齐国战事失败而下山的临沂公主踏入殿内解释道。
齐帝看着行礼的女儿,于是挥了挥手。
“能赢过叔父,足以说明彭城王绝不简单,若真要安排人手刺杀延平侯,当会做得天衣无缝,又岂能在行刺时透露消息。”临沂公主分析道,“这明显就是故意而为。”
“此次的战争,三国各有损耗,楚国应该也不希望撕毁盟约才对。”延平侯说道,“他们竟如此大胆。”
“楚国不希望再发生战争,那么齐国也同样。”临沂公主又道,“这次的刺杀,是楚国内政混乱之因。”
“内政混乱?”延平侯不解。
“储君未立。”说话时,临沂公主特意看了一眼齐帝,似在提醒什么。“有人想嫁祸彭城王,从而取代他在楚国的地位,顺利坐上那个位置,那么我们何不顺水推舟。”
“临沂,你能如此推断,难道楚人就不会吗?”齐帝问道,“彭城王在楚国的地位以及名声,恐怕要高于君主了。”
“所以他们一定会保下彭城王。”临沂公主笃定道,“如今是非战之时,正使的死,他们无法再像九郎那样有底气,所以势必会推出一人,能与彭城王等价的,一定会是一位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