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闻香味,便知是羊肉汤。
一碗汤最多两片指肚大的羊肉,再多得单独加钱。
不过因为是在京城的缘故,北边的羊送过来不那么费劲,偶尔能得些上好无膻味的肉。
这会儿还不到早上六点,就算是八月末,微风刮起也有些寒意。
热滚滚的羊肉汤,上头还飘着细小的葱白,鲜香的风味将整个人都填得满满当当。
沈荔一口接一口地喝,美得眼睛眯起来。
「多少钱?」她将空碗放在桌上。
摊主看着约摸四十来岁,笑得和蔼可亲:「诚惠三文。」
没加肉的羊汤比她的素面还贵呢!
沈荔摸了三文钱给他,又到附近的菜市转了一圈。
这时候的菜市也不像现代的农贸市场,有专门的区域规划,只是菜贩子们约定俗成聚集的地方。
她看了看,发现菜场卖的菜量并不多,胜在种类齐全,还有些瓜果花卉,很是丰富。
回到梧桐街时已是晌午,沈荔买了些桃子,挨家挨户送了几颗。
「我是隔壁面馆的,过几日重新开张了。」她带着笑,把桃子塞给卖米面的丶做木匠的丶开香粉铺子的,「叫我小沈就行,到时欢迎来捧场!」
沈记的铺面位置倒好,周围没什么食谱,都是做其他生意的。
就是旁边还有家铺子,一直没开张,不知道里头卖什么。
别家掌柜收了她的桃子,也笑脸相迎:「一定!一定!」
到时候来不来就是二话了。沈荔也没多嘴,在木匠那儿留了留,先是定了块招牌,再就是想要重做沈记里头的布局。
图她都连夜画好了,给木匠看过后便问:「这一套下来,大概要多少银子?」
木匠捏了捏胡须:「沈掌柜若是肯买现成的,那么四方桌并四条长凳也不过二两银子一套;如只要两条长凳,便是三两银子两套。」
「若要照着您给的尺寸来做,价钱就在四两一套了。」木匠据实以告,「原本那些模子都用不上,老朽和徒弟们的工费也得算进去。。。。。。」
沈记的铺子大致能放下四张方桌,沈荔还想着靠墙再布置几个双人位,谓之「卡座」,也算开创新潮流了。
不过这样下来,没个二三十两打不住。
她那六十六两的银子还要留着每天给菜商面商结帐,光买桌子就花出去一半,败家也不是这么败的。
沈荔只得先买下四套双人小桌,木匠见她那图纸就知道日后还得光临,只收了她五两银子。
从木匠铺子告辞,一出门又是热闹的梧桐街。
吆喝声丶车马声丶街道司的呵斥声。。。。。。
鲜活是很鲜活,沈荔却难得叹了口气。
这样看来,果然是不挣钱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