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中午饭,扎克丹不能再久留。送走小舅子胤俄转身回了暖阁,黏糊糊地贴上正坐在梳妆台前卸簪环准备睡午觉的禾嘉。
“大格格想吃螃蟹便吃,下回别背着我,我不吃看着你吃也无妨。”
“今天扎克丹来了是个例外,你既见不得螃蟹那个样子,我又何必非要在你跟前吃,一道菜罢了不至于让爷跟自己较劲儿。”
每个人都有不喜欢吃的东西不喜欢的味道,就像禾嘉从小不喜欢香菜的味道一样,胤俄就连吃锅子都要等到最后,确定禾嘉不吃了再把香菜下到锅里去。
胤俄就不喜欢螃蟹,别说吃他连看着都浑身起鸡皮疙瘩。禾嘉在苏州第一次吃螃蟹的时候,见他一脸不自在的样子没在意,还故意把开了壳满黄的蟹肉放到他碗里。
谁知那一顿饭胤俄都没怎么动筷子,晚上睡到半夜饿醒了又唤人做了夜宵来,才勉强填饱肚子。自那以后,禾嘉吃螃蟹就都背着他了。
“我就知道大格格心疼我,对我最好。”
“那可不,我要天天在你跟前拆螃蟹,你不得绝食饿死了啊。”
禾嘉松了发髻,胤俄顺手拿过她手里的梳子,站在她身后仔细给她梳头。
十阿哥在红袖添香这件事上天分着实有限,成亲这么久了还是没学会怎么画眉毛,只好抢了乌云梳头的差事。
每次禾嘉拆了发髻他都要抢梳子,如今禾嘉身边的丫鬟都知道这事不能跟主子爷争,毕竟有几次没赶上这人都顶不高兴,恨不得禾嘉把发髻重新盘起来再散开,让他重新梳一遍才好。
刚停了不到一个时辰的雪,过了午后又洋洋洒洒下起来。却不妨碍暖阁里两人头抵着头睡了一个半时辰,直到月娥在外边廊下轻轻敲打窗棂,才迷迷瞪瞪醒来。
“月娥,有什么事吗。”
“福晋,外边来了乾清宫的太监,说是让爷赶紧过去。”
一听是乾清宫来人,胤俄打了一半的哈欠都收回去了。赶紧从暖和得把骨头都烘酥了的炕上下来,一边穿衣裳一边让月娥进来回话。
“怎么这个时辰来人,说没说是什么事。”
“敏妃娘娘百日还没过,诚郡王就在府里剃了头,万岁爷为此发了好大火。”
第59章别读书了胤俄和禾嘉听了这话都愣……
胤俄和禾嘉听了这话都愣了一下,胤俄是没想到怎么会有这么荒唐的事,禾嘉是后知后觉想起来确实是有这么一档子事,为了这事胤祉连郡王的爵位都丢了。
“这个时辰过去,晚上什么时候回来就不好说了,晚膳不用等我你先吃着。”
“我知道怎么安排,倒是你到了乾清宫小心些,少说话别掺和,记住没。”
康熙教训儿子老喜欢连坐,一个人犯了错总要把能叫上的儿子都叫上,一个不落挨个骂。等骂完了气过了再送些赏赐过来,这事才算是在他老人家那儿揭过去。
“你放心吧,你爷们别的本事没有,去乾清宫挨骂,我和九哥认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
胤俄穿戴整齐,临出门前禾嘉拉住他的手,把他披在最外面的斗篷换成前几天新做好紫貂的大氅,这个时辰过去回来肯定要天黑了,万一康熙兴致上来再罚一跪,今晚回不回得来就不好说了。
送走胤俄不到一刻钟,董鄂春花就从隔壁过来了,因着事发突然她来得也匆忙,连斗篷大氅都没穿,进屋时雪花已经染白了肩膀和发髻,进了屋站在门口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这是我从成妃娘娘那里讨来的方子,红糖玫瑰姜茶,你尝尝味道好不好。”
禾嘉拉着董鄂春花站在门口,让她的丫鬟把她身上的雪拍干净,才把人拉到熏笼旁坐下。暖阁里太热,一冷一热受了刺激更容易起病,得先在外间把身子慢慢烤暖和点儿才行。
“禾嘉你别急,我就是一时慌了神才往你这儿来的。”董鄂春花其实走到半道上脑子就已经慢慢冷静下来,但出都出来了又不想再回去,就干脆冒着风雪过来。
“你放心我不急。”禾嘉搓着春花凉丝丝的手指,“这事咱们着急也没用,就看诚郡王是不是真的剃头了,要是真的便只能看皇阿玛开不开恩了。”
喝下大半杯红糖姜茶,董鄂春花脸上才慢慢有了血色。禾嘉牵着她入了冬暖阁里坐下,“方才是谁去你那边报的信,说没说到底因为什么啊,这时候诚郡王怎么还剃头了呢。”
“来找胤禟的是乾清宫的太监,他们前脚走后脚就有荣妃娘娘宫里的人过来跟我报了信,具体为什么那宫女说得含糊,就说诚郡王是一时不察闯的祸并不是存心。”
荣妃派人过来是想让胤禟去了乾清宫,千万得给胤祉求求情。毕竟春花跟三福晋董鄂氏是同出一族的堂姐妹,胤祉跟胤禟除了是兄弟也算是连襟。没想到来慢了一步没赶上,那大宫女没多留又急匆匆地走了。
“春花,说句你不爱听的话啊,头发长在诚郡王脑袋上,得多不察才能叫人给他剃了头呢。”
禾嘉本以为这里面真有什么内情,但听董鄂春花这么一说,她心里就明白了大半。
康熙能因为这事把胤祉的郡王爵位撸了,只可能是这事无可辩驳。要不然荣妃派人过来,一定会想方设法帮胤祉把这事说得好听一些。
要说孝道,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这个字挂在嘴边,康熙南巡还要沿途见那么多耄耋老者,赏赐金银和御膳。但其实这天下要说什么地方最不讲究孝道,也就是这皇宫里了。
不光是敏妃,后宫里这么多妃嫔,哪年都有因各种原因去世的。低位的贵人常在答应们就更不说了,病中被挪出紫禁城就再没回来的都不知道多少。
如此一来,敏妃去世除了她亲生的胤祥和十三、十五公主需要服丧戴孝,其余皇子公主们也就只需要在治丧百日以内别饮酒作乐闹得太过分,就差不多了。
尤其这会子眼看着就要过年,总不能为了这么一件事连年都不过了。敏妃的灵柩在永和宫停灵之后,多一天都没留就送去殡宫,只等着明年钦天监给个好日子,送去妃陵入葬。
在宫里永远是活人比死人更要紧,真要是事事都按规矩来办,这满宫的人都不用过日子了,光围着这点丧事连轴转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