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过度的竞争,喜欢寻求升迁与成就感?鸦在一般言谈中过多强调关键词汇,往往愈说愈快并且加重最后几个词?鸦喜欢追求各种不明确的目标?鸦全神贯注于截止期限?鸦憎恨延期?鸦缺乏耐心?鸦放松心情时会产生罪恶感。
B型特征
神情轻松自在而且思绪很密?鸦工作之外拥有广泛兴趣?鸦倾向于从容漫步?鸦充满耐心而且肯花时间来考虑一个决定。
A型性格较之B型性格
对压力更敏感,也比较容易过激,对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差一些。因此A型性格的人要避免陷入焦躁状态,不要被突发事件打乱阵脚,更不要时刻让自己处于紧张状态。
偶尔发泄一下
有这样一则印度寓言:两个人面对一杯喝了一半的水,一个人说:“我已经喝掉了半杯水。”另一个人说:“我还有半杯水没喝。”前者的话语中,透露出的是无奈和苦涩,而后者的话语中则充满了希望。
人到中年,恰似那已经喝掉了半杯的水。既然剩下的那半杯水迟早要喝干,是满怀愁绪、恋恋不舍地缅怀已喝掉的那半杯水,还是以快乐的心态去计划该如何享受剩下的半杯水,答案就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可是,有不少中年管理人员在面对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境遇时,常常是以前者的心态来应对的。
不久前,北京市对200多名中年领导干部进行的一项定向精神健康检查结果显示:竟有近一半的人存在精神不健康倾向,其中在外企(私企)工作者比例最高。
此次调查随机选取了包括国家机关处级、外企(私企)部门经理和国企的部门主管以上的干部,他们的年龄都在35岁到45岁之间。专业医生对他们的精神状况做了全面检查,发现有45%的人存在着精神健康问题,或多或少的有抑郁、焦虑、恐惧、偏执、强迫、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等。在有精神健康问题的干部中间,以外企(私企)工作者最多,比例超过了一半,其次是国企工作者——相对来说,国家机关干部出现精神健康问题的比较少。在中年领导出现的各类精神健康问题中,抑郁倾向最多,约占1/3,其次就是焦虑倾向。有些人还同时存在几项精神健康障碍,需要心理咨询和治疗。有关专家认为,中年领导,其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普遍比较大,因此,要格外注意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态,否则会出“大问题”。
生活中,大概谁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良情绪。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难免受到各种不良情绪的刺激和伤害。但是,善于控制和调节情绪的人,能够在不良情绪产生时及时消释它,克服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不良情绪的影响。有的时候,发泄一下不失为一个很不错的方法。
一天深夜,一个陌生女人打电话来说:“我恨透了我的丈夫。”
“你打错电话了。”我告诉她。
她好像没有听见,滔滔不绝地说下去:“我一天到晚照顾小孩,他还以为我在享福。有时候我想独自出去散散心,他都不肯;自己天天晚上出去,说是有应酬,谁会相信!”
“对不起。”我打断她的话,“我不认识你。”
“你当然不认识我。”她说,“我也不认识你,现在我说了出来,舒服多了,谢谢你。”她挂断了电话。
不良情绪产生了该怎么办呢?一些人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克制自己的感情,不让不良情绪流露出来,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情绪的丰富性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我们的生活,如果缺少丰富而生动的情绪,将会变得呆板而没有生气。如果大家都“喜怒不形于色”,没有好恶,没有喜怒哀乐,那么,人就会变成会说话、有动作的机器人了。
人之所以不同于机器,有血有肉、富有感情是一个重要因素。富有感情,人与人之间才能展开交流,才有心灵的沟通。
因此,强行压抑自己的情绪,硬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把自己弄得表情呆板,情绪漠然,不是感情的成熟,而是情绪的退化;不是正常人所应当有的,而是一种病态的表现。那些表面上看来似乎控制住了自己情绪的人,实际上是将情绪转入了内心。任何不良的情绪一经产生,就一定会寻找发泄的地方。当它受到外部压制,不能自由地宣泄时,便会在体内发泄,危急自己的心理和精神,可能造成的危害会更大,因此,偶尔发泄一下也未尝不可。
怎样自我解压
把压力呼出去,把动力吸进来,必须改变态度。你如果面对无法摆脱的压力时,就应该反复地对自己说:“这是对我的挑战和考验。”“这是催促我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奋发向上的动力。”只要换个角度去思考,态度一改变,压力很快就能减轻。
有人提出以下解压方法,不妨拿来一试。
激怒疗法:
传说战国时代的齐?王患了忧郁症,请宋国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来理疗才能治好,如果我激怒了齐王,他肯定要把我杀死的。”太子听了恳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一定保证你的生命安全。”文挚推辞不过,只得应允。当即与齐王约好看病的时间,结果第一次文挚没有来,又约第二次,第二次没来,又约第三次。第三次同样失约,齐王见文挚恭请不到,连续三次失约,非常恼怒,痛骂不止。过了几天文挚突然来了,连礼也不见,鞋也不脱,就上到齐王的床铺上问疾看病,并且粗话野话激怒齐王,齐王实在忍耐不住了,便起身大骂文挚,一怒一骂,郁闷一泻,齐王的忧郁症也好了。可惜,太子和他的母后并没有保住他的性命,齐?王还是把他杀了。但文挚根据中医情志治病的“怒胜思”的原则,采用激怒病人的治疗手段,却治好了齐王的忧郁症,给中国医案史上留下了一个心理疗法的典型范例。
森田疗法:
蔬菜大棚里,一位年轻病人正在指挥着大家热火朝天地运土、浇菜、施肥,健身房里,几个病人大汗淋漓地在跑步机、单杠上做运动。森田疗法是治疗神经症的最佳疗法。治疗要点是为所当为、寻找痛苦,为所怕为、忍受痛苦,有所不为,以顺应自然,超越自我,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症状。治疗分绝对卧床期、轻体力工作期、重体力工作期、生活训练期4个步骤。
艺术治疗法:
音乐室里10多名病人伴着悠扬的乐声翩翩起舞;书画室挂满了病人自己创作的五颜六色的作品,病人们有的凝神运笔,有的挥毫泼墨;娱乐室中或三五成群搓着麻将,或悠闲地读书看报。艺术行为治疗是将各种艺术治疗和行为治疗中的代币奖励治疗结合起来,治疗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精神病人,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对神经症、心理障碍、药物依赖等神经疾病有较好疗效。包括应用操作性音乐治疗、书法治疗、阅读治疗等具体方法。病人每两周轮换一室,每天由各室心理治疗医师讲解当天治疗活动的内容和治疗作用,然后由每人实际操作,治疗结束前要进行评分,到月底根据每人得分情况兑换各种生活用品、文具、食品等,以鼓励病人继续治疗,直至达到出院标准。
走出压力的阴影
有位老和尚,养了一条狗。这条狗的名字很怪,不叫小花、大黄、小黑、小白,更不是旺财、来福,这位大师给它起名叫放下。每日黄昏,他都要亲自去喂它。落日下,只见诵了一天经的老和尚端着饭食,来到院子里,一声声地喊着爱犬的名字:放下,放下。
一次,这个情景被一个小女孩看到,她疑惑地跑去问:“大师,你为什么给它取名叫‘放下’呢?这个名字好怪哦。”
大师笑着说:“小姑娘,你以为我真的在叫它吗?我是在告诉我自己,要‘放下’。”
当压力来临时,我们不妨也学会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