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山点点头,他说:「爸,李凡想去读书,我这边已经从村里拿到了介绍信,明天我准备带他去县一中看看,明天的农活让二哥帮我代做吧?」
老爷子,吸了口烟,缓缓吐了出来:「想读书好啊。早就让你这孩子去读书了,之前还一直不肯,说什么自己就是不爱读书只想帮家里干活,怎么现在终于想通啦!」
「早点想通早点好。」
「干农活能有什么前途,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年轻人就应该多读书为国家做贡献。」
「想当年你爷爷我都是主动念的扫盲班,我记得那时候老师教我们学的第一句话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话可还是咱们最敬爱的周总理说的。」
「你们瞧瞧这气势,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咱们国家啊,要不是有他们这样一群读书人,你爷爷我说不定到现在都还在帮地主家看稻田呢!」
「哪能像现在这么悠闲,坐在自己家里吃饭,吃完饭还有时间抽口烟。」
「读,这事我做主啦!明天的农活就让老二家做,肚里没点墨水,怎么能行。」
李有财晚饭吃的太饱,坐在小马扎仰面靠在大门板上,脑袋一时半会没来及供氧晕晕乎乎的,以至于老三一开始说的话,他没反应过来。
直到老爷子说什么明天的农活让他做,顿时脑门一闷,垂死病中惊坐起,大声叫道:「这尼玛哪成呢?爸,咱家本来能做事的人就少,老大从小就走丢了,弟妹更是年纪轻轻的就死了。」
「家里劳动力就只剩下我跟小弟两个人。」
「眼看着小凡,越长越大,好不容易可以帮家里分担点活,我这个做大伯的,不指望他下地插秧割稻子,至少可以上山打打猪草,或者出门学个手艺,像什么泥瓦匠,木头活之类的吧。」
「能为家里帮不少忙呢!」
老爷子眼睛一斜,旱菸都抽不顺口了,他大声质问道:「打猪草你老婆不能做吗?你也不看看你妈现在都多大年纪了,还不是每天在打猪草,这活你老婆就不做不来吗???」
「爸,这话咱们可不能这么说!」李有财摆着手:「人家桂花嫁给我,不是来当牛做马的。再说了我们老李家是有男人的,怎么能轮到女人干活呢?」
「是哦,老李家有男人,那你怎么不去干活呢!」老爷反问:「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每天就爱去村东头打牌。你自己说说,一周七天你有几天下过地,稻子哪天熟,秧苗几时插,水多久放一次,你知道哪一项???」
「要不是有老三兜着,咱们家早就饿死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就这样,你还有脸说老李家有男人!」
「都在一口锅里吃饭的人,你怎么连你弟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
「你爱老婆也好,你疼老婆也好,我统统不管,但你不能影响家里农活。」
眼看着气氛越吵越烈,李顾硬着头皮,张口插了进来:「爷爷,我爸不是那意思。我爸应该是怕小弟在学校跟不上。你看他初中毕业了好几年,贸贸然然的就想上高中,到时候跟不上课程,到头来受委屈的还是他。」
「您也知道,我为了能通过高中入学考试,在家里足足复习了三年。」
「我觉得咱们要不让小弟他先从初中开始,从头温习一遍,再去县一中念书。」
老大爷闭目细细品着李顾的话,嘴里时不时嘬了几口旱菸。
话糙理不糙,读书跟干农活不同,只要有力气就行,那东西需要动脑子,他当初学过算术,老师教他们做什么鸡鸭兔子在一个笼子,通过数什么腿和头,就能算出笼子里有多少只鸡和多少只兔。
当时自己算了好久好久,都没绕出来,当时就很受打击。
李顾也是,为了能上高中,的的确确在家里复习了两三年,才勉勉强强通过了县一中的入学考试。
李凡这孩子虽然打小就聪明,但业精于勤荒于嬉,毕竟好几年没摸过书本了,这贸然就去县一中参加考试,如果考得太差的话,估计会浇灭他读书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