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不演了,我就是一座山
net演播室。
娱乐板块。
主持人见专访画面切掉,松了一口气。
这次专访本来很单纯,后来国际开署专员推动,又有好莱坞各大传媒巨头的意志,要给沈三通这位东方娱乐大亨准备一场“惊喜”,才使得简单的专访复杂化,来了一场好莱坞独特的表达“友好”方式。
参与其中的人也不是很在意,漫不经心。
不是不知道沈三通身家、地位,但那又如何?
这里是好莱坞,是花旗国的名利场,是文明中心的中心,沈三通再牛也不过是边缘世界的富豪。
用“审查制度““文化保护主义“狠狠拷打只是开胃菜,大餐还在后面,拿东大强力人物开涮。
开个玩笑而已。
各种情况都考虑过,每一种都有节目效果。
如果沈三通是书呆子形象,那就看这位东方娱乐业大人物在访谈中出糗。
预设爆点是嘴东大领导,然后看沈三通反应。
如果沈三通“玩不起”,开不起“简单”的“玩笑”,说明他有强烈的文化偏见,也是一种节目效果。
正好完美符合花旗国叙事里的东方形象。
刻板、教条,虫族一样的从上到下的专制。
如果沈三通用“幽默”化解了主持人的诘难,节目结尾会给他一个认可,用“欢迎来到好莱坞”作为结束。
这是文明中心,给他沈三通盖上了认可的印章。
这个节目效果不容易出现,但也在考虑之内。
也有爽点和赢点,观众会很嗨。
看,东方大人物又如何?
在刁难面前,依然要遵从他们的规训和规矩。
结果出了一点点意外。
沈三通不是“华裔书呆子”,不是“刻板严肃玩不起”,也不是“幽默”。
他掀桌子了。
把棋盘都给砸了。
不对,是把棋盘拿在手里,疯狂爆头。
当场反杀。
没有破口大骂,而是心平气和到让人破防,用数据打脸。
好莱坞在东大卷走接近2o亿刀,而华语片在北美没什么好排片。
当场揭穿好莱坞的双标。
好莱坞特供版是商业手段,华语电影选择第三世界故事,揭露狩罗斯的掠夺就要遭受质疑。
怎么说呢,没有任何节目效果,乏味透顶!
花旗国可以做,不代表别人可以说。
主持人都能想象电视机前的观众听到沈三通一席话的感受,很“刺耳”!
到了这一步,直播还在继续。
毕竟这是他们做的局,就算脸都肿了,也要撑下去。
直到沈三通直戳痛点:先治治贫民窟,再谈文化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