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古代农家日常讲什么 > 日常(第1页)

日常(第1页)

五月十五,今儿是唐小婵李成蹊定了去秦州的日子。

李福一家把干粮,蜜橙糕,炒米,酱豆干,板鸭,肉干,烧饼,净水,一一放在了马车里,杨梦在一旁擦着眼泪。

七娘在一旁劝慰着:“阿母,哥哥去州府进学,这是给咱们家添光的好事,怎哭起来了。”

“这可不兴哭的哩。”拿起手中的帕子给杨梦擦了擦眼泪:“莫要伤心了。”

杨梦哪里舍得,五郎从小就那次失踪离了她,一直以来都是在她身边,这人长大了都要一个个的去了。

她听着七娘的话,勉强挤出笑容,擦了擦眼泪:“是,你五哥哥是个做大事的人,将来……。”她只要一想着以后离别可能越发多了,便也止住了话头,背过身去又擦了眼泪,去了里屋拿银钱去。

她们当时看了去秦州不适水路,且水路时间也久了些,两人就决定驾着马车,骑着马儿去,车厢里面就装了些吃食,被褥,衣服。

唐小婵在车厢里把东西规整好,七娘和李二郎在外面帮着把东西递上去。

天还没亮李成蹊就去了族长那里还没回来,前几天唐小婵算了算她手中的银钱,拿了二百两银子与李成蹊,让她去给了族长,族里再添点银钱开个族学,将来孩子们能有更多能读书认字,就算考不了功名,以后出去做活也多条路,她心中想得是以后李成蹊做了官,要是寨里有后辈能上去,也能相互帮扶帮扶。

不过她当时可是和李成蹊说了的,她自个儿是个女娃娃,她出大头开的族学,寨子里的女郎可都是要去的,不能只送男娃娃去,找先生也要找个好的,不能苛待了去读书的女郎们,李成蹊笑着揉了揉她的头:那是肯定的,寨子里的长辈们都让家中女郎学着妹妹哩,再没有比妹妹好的人了。

唐小婵望李成蹊说完眼眶就红了,还以为是她要离家舍不得,便轻声安慰,不知道李成蹊又是感性哩。

李成蹊今年已经是十七了,葵水已是来了几年,当年在山里时倒是没事,自从出来外面两人怕露馅,那时唐小婵还没有找到药,她们又不敢去附近的药铺买药,搬家后都是唐小婵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用最快的几段轻功去了较为远的县城买了吃了不来葵水的药,又急急忙忙的赶回,装着起了大早才从深山回来模样隐瞒着。

但是那种药吃多了对身体是不好的,买药的时候大夫都嘱咐了不能多吃,后面唐小婵就不做豆腐了,做了许多手工,雕刻,但是系统经验很难再升级,没有办法她只得深夜去深山猎杀升级,不知道这算不算作孽。不过好在系统升级了,她们需要的药也有了,不必再担心了,那药吃一粒就能管一年,但是要的金币也多,她找的借口也只是:想起来了,去山里采药自个儿配的,李成蹊没有多问,直接就吃了。

唐小婵七娘几人把行李都装完了,杨梦手中拿了一个包袱出来教与唐小婵道:“六娘,这里面有八十两银子,公中出,拿着,在外不要薄待了自个儿。”

唐小婵自个儿有多少银子杨梦她们都是不知道的,但是杨梦们有多少她是知道的,哪能要这八十两,“婶婶,我这有银子哩,我不要。”

“哥哥也不要。”说着拿着包袱小跑回了屋里。

“哎,六娘,这傻孩子。”杨梦和七娘追了上去。

“你的是你的,这是我们给的须得拿着。”

李福帮完就在一旁抽着烟,脸上也是不舍。

李成正就在一旁拿了些马草让两匹马吃得饱一些。

这边李成蹊回来,没有见着家女娘,便道:“叔父,二哥,阿母们哩。”

又撩开马车的帘子望着里面塞满的东西:“东西太多了,今年就回来了,秦州那边老师曾在那里有处房产,让我们直接去住,什么东西都有哩。”

李福听了道:“五郎,萧先生好那是他心善,住了先生的房子还是要给租金的。”他抽着烟想着,要不是萧先生心善,他家五郎哪有今天,不能再占这便宜。

“明儿我就去把租金给了,那是你老师,他不能收你的,我去。”李福抽了口烟道。

李成蹊想了想道:“那就麻烦叔父了。”又道:“老师恐是不收的,二哥哥要是得空常常替弟弟看望老师。”

“嗐,这事好办。”李成正。

“就怕萧先生嫌疑我烦闷哩,五郎就好好去读书,家里一切有哥哥们,莫要担心。”说着拍了拍胸脯向李成蹊保证着。

“你考了官,哥哥们也沾点福气。哈哈哈”李成正笑着说道。

这边还说着哩,那边在里面劝银子的出来了,没办法唐小婵只要一说不要,杨梦就掉眼泪,最后只得说了个折中的,拿了四十两。

她一出来就望见李成蹊,急忙跑向她,提起手中的包袱,像是告状似的:“哥哥,瞧瞧,婶婶给的,我好说歹说才少拿这点,我这有钱,婶婶就是要给哩。”又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