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沐家家居 > 第11章 有朋自城里来(第1页)

第11章 有朋自城里来(第1页)

这一日沈槐在高郎中处侍弄草药,看见高郎中得了闲。就准备实施计划,仰起小脸天真又不解的问道:“高伯伯,为啥,村里叔叔婶婶们,看着不开心?”“傻孩子,今年收成不好,天气热,谷子没长成就熟了。哎!说了你小娃娃也不明白捏,大家伙儿心里苦捏~”“那为啥不再,接着种捏?”“傻娃娃,咋个接着种嘛?”“我们去,钱爷爷家时,听见人说嘞~我好奇,就问嘞~有的人家,春天、秋天都种捏!”“还有这事儿?孩子你乖乖在这儿看草药,伯伯去趟里长爷爷家里。。。”说话间,就衣角飞飞的走了出去。隔日,沈槐前脚到了高郎中处,后脚里长也到了,还去隔壁喊了老方丈。里长又细细的问了五丫咋听说的,五丫只把之前说与高郎中的话,重复了一遍。多余的,一问三不知。里长就向老方丈询问,是否见过种两季的事情。“阿弥陀佛,这么一说,老衲确实见过~几年前去江南一带云游,那边百姓素来比这边富饶些。之前没想过因由,现在想,大抵与一年种两季是有关系的。啊呀~老衲想起来了!春种稻谷、秋种麦。别的,记不清了,时间有些长了。”“够了!够了!有这一句乡亲们就多条活路了~!只还要劳烦高郎中与方丈一起,把这事说与乡亲们。若今年咱们村试试成了!明年、后年就到集市上,跟别的村也说说~这个世道,咱们庄稼人活得太不容易了。”“太好了,叔,方丈大师,正是这个理儿捏~”“阿弥陀佛!二位施主虽不在佛门,却慈悲为怀,!”“善哉,善哉,嘻嘻~”沈槐冷不丁学了一句。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起来。以三个人的公信力,放牧村的村民们,一改多日的颓废。个个兴致昂扬的加速收割,然后犁田、播种,处处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今日随便往放牧村哪里一走,都会看到一张张洋溢着希望的笑脸。对农民来说,地里能长出东西,就是希望!一年种两季,即使收成一般,土地里总归能不断的长出粮食。只要能踏实劳动,吃饭问题应该能解决了。自从农忙起来,五丫就被安排了照顾梁狗儿的任务。是的,梁小六大名宝柱,小名叫狗儿~乡下人为了好养活,一般都狗儿猫儿的先叫着,等过了周岁男娃再取个正式的名字。当然也有不取浑叫的,比较少。梁宝柱是第六个才生出的儿子,早早的取了名字,但怕折了福气,一般叫小名。五丫就把高郎中那边的新医书拿了一本,带回家琢磨,不会的就记着等以后再问。等农忙结束不久,就开始入冬了。北方的冬天是个漫长的季节,这一年五丫的太奶没熬过去,将之耄耋的老人是在睡梦中走的,村里人都说福气好。老人的几个儿子凑钱买了口薄棺,停灵了三日,便下葬了。家里人哭了一场,烧了些纸钱,村里只有里长和里长奶奶、高郎中来添了些纸钱。春节时,老人的子女家中,门框上的春联皆是白联。过往的人见着了,才想起来,哦~梁家的老太奶前些日子走了。因为年成不好,希望种下去了,但是时间长了,热情就消散了。因为,大伙儿面对的依旧是饥饿。沈槐从日给四个丫加个黑馍,已经变成了六七日。五丫家除了梁宝柱,都已经开始吃不饱了。。。好在五丫这个身板还小,食物需求量也不大,还扛得住。沈槐:但是不能这么下去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沈槐开始悄悄的教四个丫简单的算术。之前一直想着自己努力翻身,这次出去了一趟,才发觉被固定思想套牢了。得让身边的人也自立起来!春节时,沈槐一个人穿着新衣服,浑身不得劲儿,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着:早知道钱老夫人会送衣物,当时应该舔着脸,麻烦人家做件十几岁女孩子穿的。这样小一些的孩子,穿大孩子嫌小的就行了。过了年,扭脸儿小五丫四岁了。梁狗儿虽是个金贵的男娃,但是贫穷无法让梁三夫妇显示出他的金贵之处,只是出生时高兴了一阵,梁狗儿穿的是五丫淘汰下来的旧衣物。又迎来了春暖花开时。这日高郎中得了闲,在教沈槐脉理,门外传来了一阵嘈杂~只听得一把苍老又愉悦的声音喊道:“高老弟,走啊!采药去啊~!”高郎中一个愣怔,立马站直了身子,拔腿就往院外疾走。“钱兄、师兄!你们怎么都来了?走采药去!采药去!”立马院外就传来了高郎中激动的声音。,!“五丫儿,快出来!你的小友也来了。”沈槐一起起身的,只是短腿走不快,高郎中话音刚落,沈槐已小跑到了门口。只见门外停着一辆马车钱家的两个孩子、秦师伯家大一点的两个孩子也来了立马扬起笑脸热情接待了,按年纪大小叫了哥哥姐姐。钱大夫来采药是去年跟高郎中约好了的。两个孩子知道要来五丫家,都吵着要来,钱夫人被闹得没法子,就说去了可不能带丫鬟小厮,只能自己管自己。两个孩子立马说:“五丫妹妹来我家,都能自己穿衣洗漱,我们比她大呢,我们肯定可以!”自从说了之后,果真不要丫鬟服侍,穿衣梳头洗漱都自己来。钱夫人见状,跟钱老夫人一商量,干脆让他们来,吃了苦下次就长教训了。钱大夫带着孩子路上边走边想:不如喊上秦兄弟,一起同去叙叙旧。结果秦师伯家的两个大一些的,见到那两个去,吵着也要去,两个小不点还不懂事,于是索性都带来了。四个孩子第一次来农村,对什么都新奇~沈槐一看,头都大了!高郎中他们三个药师,吃了午饭便要结伴进山了。高郎中把院子里收拾出来,让赶车的安伯把马车停进来了。便去隔壁添了些香油钱,请方丈他们多做些饭。钱大夫见状,自己掏腰包添了八百文。请方丈接下来半个月到二十天左右,多烧一些,安伯每日领着孩子们就到庙里吃。秦师伯要出这个钱。钱大夫死活不让,说下次轮流给就好了,秦师伯听罢也就作罢。“施主,阿弥陀佛,膳食无需这么多银钱。”“无妨,大师~难得来一次,剩下的便是小老儿添的香油钱。”沈槐帮着把他们的行李拿下来。三个男孩子和马夫在高郎中处睡通铺,钱芍就跟沈槐回去跟四个丫睡大通铺。四个孩子都给五丫带了吃的,沈槐有点感动。感动之余,沈槐当着几个家长的面,跟他们约法三章:得跟在磐龙郡时一样,早上学了三字经,下午练完字,才可以去玩耍。几个家长一听更放心了。虽然沈槐最小,但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让四个孩子听五丫的安排。秦师伯家的孩子,一个六岁一个七岁,在镇上一直自在着还没启蒙,刚好让钱大夫家的两个孩子教他们。沈槐:个人觉得这个安排很好,省心!三个大人放心的去采药了,沈槐看就剩小半日光景了,就带他们在村子里转了转~村里基本没见着他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只有一些小豆丁,或坐门口玩泥、或玩一些草。村里的孩子,有个五岁半向上,多多少少都要开始干活儿了,但是几个孩子对各类的家禽、牲口都特别感兴趣,一圈玩下来已经快天黑了。沈槐就把他们送回去,安伯领着去庙里吃饭,沈槐回去吃了饭来接钱芍去安置。钱芍的行李都还放在高郎中家,沈槐只让她把每日所需的洗漱用品带过去。别的都还好,看见她带了厕纸~沈槐看一眼,羡慕!再看一眼,更羡慕~钱尧、秦颂、秦柏三个孩子里面,秦颂略大一岁。离了家长便像小大人一样,先督促两个弟弟洗漱,然后才自己洗漱安寝。钱芍去五丫家借宿,给五丫爹娘和四个丫一人送了一双鞋,给梁狗儿送了个一身小衣服。五丫爹娘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连声说:“怠慢小姐了!怠慢小姐了!”“伯伯、伯娘无需客气,芍儿近期叨扰了~!”说着,还行了个女子的礼。“使不得!使不得!哪能受小姐的礼~我们庄稼人,也不会说话,五丫年纪小不周到,我这手粗糙~让大毛你服侍小姐您歇着~我们就先退下了。”说着,五丫爹娘就带着梁狗儿去睡觉了。大毛正准备服侍钱芍,被钱芍笑着拉住了:“大毛姐姐,别忙活了!芍儿自己可以的,我们都一起洗漱吧,洗漱完早些歇息~”大毛愣住了:从来没见过有人,把自己的名字喊得这么好听!只觉得这城里的小姐,说话跟黄鹂鸟唱歌一样好听。剩下的三个丫也都愣怔了。沈槐见状‘扑哧’一笑,就拉着钱芍去洗漱了。当夜,五丫和钱芍都睡着了,四个丫在炕上反复了好久,才渐渐进入梦乡。:()沐家家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