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缓缓道:「媚娘,你有空可以看一下西域地图,大食人要攻打天竺,可不仅仅能从陆地进军,还能走海路进攻!」
武媚娘详细询问,李治便命人传来纸笔,简略画了张地图,向她说明。
两人闲谈一阵后,一起用过早膳,李治离开了立政殿,朝甘露殿返回,准备面见薛仁贵。
薛仁贵果然一大清早就来面圣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苏毗蓝雅。
李治在甘露殿接见二人后,命蓝雅去拜见武媚娘,带着薛仁贵来到神龙殿。
薛仁贵已有两年多没有回长安,晒黑了不少,脸上又增了几分刚毅沉稳之色。
攻打吐番的这段经历,显然也让他成长了不少。
李治先向薛仁贵问起昆藏情况。
薛仁贵答道:「幸亏陛下把王玄策派给了臣,否则臣还真有些手忙脚乱。」
李治笑道:「他能帮上忙吗?」
薛仁贵肃然道:「若是论行军打仗,臣自信不输给王将军,不过论起调解各族矛盾,臣拍马也赶不上王将军。」
王玄策不仅能打,还能说。
他身为一个外交官,很善于跟外族打交道,又很有语言天赋,两个月内,就将羌族语言学了个大概。
他自从被调到昆藏地区后,就变成了救火队长,每次薛仁贵跟别人谈崩了,
都是他去安抚对方。
薛仁贵一开始还觉得他过于软弱,后来接触久了,才发现王玄策安抚对方时,并非一味退步,而是用道理和利害关系,说服对方,并未让大唐利益受损。
王玄策应对外族的手段,灵活多变,当遇到得寸进的部落,也会展露强硬的一面。
薛仁贵与他相处的越久,越佩服他的能耐,几乎各种大事,都找他商议。
「陛下,昆藏地区能慢慢趋于稳定,臣不敢居功,当以王将军和文成公主殿下,居于首功!」
李治笑道:「他们有功劳,朕自然会嘉奖。你能谦虚自持,不与手下争功,
这很好,朕没有看错你!」
薛仁贵长身一躬,道:「臣的一切都是陛下赐予的,只盼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回报陛下恩情。」
李治伸手将他扶了起来,道:「好了,再跟朕说说大食与天竺的情况吧。」
薛仁贵面色一正,道:「陛下,天竺形势岌岌可危。」
李治忙问:「详细说说,眼下到底什么情况?」
薛仁贵抬头看了一眼神龙殿墙壁上挂着的那幅大舆图,只可惜上面只有吐蕃,并未标注天竺。
「陛下,臣还是先跟您说一下天竺内部的情况吧。」薛仁贵从袖中取出一份小些的地图,解释道:「这是王将军亲自测绘的天竺地图。」
李治低头一看,王玄策画的不错,果然是个冰淇淋形状。
而且他还将印度西边的大食国也画了进来。
薛仁贵在地图上画了三个圈,道:「陛下,天竺地区,眼下分为三股势力,
一股是钦陵占据的东北地区,与昆藏相邻,他们已重新建国,依然取名吐蕃。」
李治道:「赞普是谁?」
薛仁贵道:「依然是芒松芒赞,不过这小赞普已完全被架空,权力由禄东赞的三个儿子掌控。」
李治点点头,道:「以后咱们就叫它后吐蕃吧。」
薛仁贵应了一声,道:「除了后吐蕃外,西北方向,还有一股天竺势力,以信德国为首,另有很多小国臣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