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大明抄家 > 第66章 李自成给崇祯的下马威(第1页)

第66章 李自成给崇祯的下马威(第1页)

在宴请手下的百户们之前,沈战带着五万两银子去了一趟工部。沈战扩军,手下的遂发枪缺口是2600支。这些枪加上弹药的成本是一万六千两白银。三十门虎蹲炮加上足额弹药的成本是1500两。啥啥都算上也不超过两万两。沈战直接给范景文抬过来五万两白银,主打一个展示钞能力。“指挥使大人大驾光临,我这工部真是蓬荜生辉啊!”“尚书大人净拿下官开玩笑,我这扩军计划全仗尚书大人的支持!”“好说好说,缺什么老夫都给你配齐!”话说范景文这个正二品的户部话事人真的有这么好说话吗?怎么可能,还不是看在钞能力的面子上!成本175万两的军火,沈战直接支付了五万两。换成你是范景文你也会变得好说话!枪和炮的事情解决了,沈战开始研究马的事情。沈战回府跟尚秀芳交代一番之后,尚秀芳立刻干劲儿十足地行动起来。入夜,沈战在指挥所里宴请百户以上将官,锦衣卫的地盘上好不热闹。同一时刻,尚秀芳秘密拜访户部尚书党崇雅。“奴家参将尚书大人!”“免礼,说正事!”尚秀芳掏出一张二十万两的银票交给了党崇雅。“尚书大人,那沈战扩军需要一万四千匹好马。含战马、挽马、驮马各三分之一。这么大的买卖只有我们晋商做得。所以沈战派奴家来与尚书大人说此事。”党崇雅听后颇为得意。手握兵权的沈战采购军需物资,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晋党和晋商。这说明什么,说明晋党和晋商在沈战心中的分量极重。其一,沈战给的银子很足。这小子要的马采购和运输成本加起来也就十六万两左右。晋商能在这桩生意上赚到四万两银子。其二,沈战在党崇雅晋升户部尚书一事上出力颇多。作为回报党崇雅不介意帮帮沈战这小子。其三,晋党手中并无太大的兵权。如果能通过利益捆绑掌握沈战这把锋利的刀,对晋党来说战略意义可太大了。老谋深算的党崇雅想通各种关节后给予了尚秀芳正面答复。“帮沈战买马没有问题。但是商号出城北上需要沈战自己去打通关节。另外李自成的大军顷刻将至,交付马匹的地点只能定在居庸关。”“奴家明白,奴家会跟沈战说清楚的!”尚秀芳爽利地答道。至此,马的问题也解决了。居庸关在京城西北120里左右的地方,骑马的话用不了两个时辰即可到达。在那里交割马匹对沈战来说影响不大。人员,枪炮,马匹统统都搞定了。沈战前前后后砸进去七十五万两白银。这也就是他沈战,换个将领即使得了扩军的权限也是白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银子一切都是空想。此次扩军最让沈战难受的地方不是花出去七十五万两银子。这笔巨款对他沈战来说就是个毛毛雨。沈战最心疼的是一下子花出去850个系统点购买了850把速射连弩。抗倭名将戚继光曾经说过,无论是鸟铳还是遂发枪都有其局限性。它们的局限性就是射速有待提高,应付不了大规模敌军的集群冲锋。曾经倭寇被戚继光揍了几次之后便总结出了规律。那就是跟戚家军打仗不能来回拉扯,否则会被火器装备率高达40的戚家军给磨死。后来倭寇发明了人海战术,前面的几百人倒下去之后戚家军便哑火了。倭寇趁此机会接近戚家军,然后疯狂砍杀戚家军士兵,致使戚家军死伤惨重。戚继光痛定思痛,给自己的部队配备了虎蹲炮,加强了群杀伤能力。同时,戚继光还增设了前排重步兵和长枪兵,让戚家军具备肉搏的能力。这才大大缓解了鸟铳兵的作战压力。沈战玩得更花,他直接用速射连弩把火力空当给填满了。在沈战的部队里遂发枪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什么流贼军、满清八旗、倭寇,在沈战的野战营面前都是弟弟。九天的时间一闪即逝。沈战手底下的六个营长一天到晚全在玩命地练兵。沈战可是有言在先,谁要是到了战场上给他掉链子百分百会被一撸到底。腊月二十九,北京城的天气格外寒冷。李自成的七十万大军终于出现在北京城外。此时的他们不再是农民军,而是有名有号的大顺军。从永定门城头向外望去大顺军的营帐连绵十几里,场面煞是壮观。崇祯皇帝带着文武百官登上了永定门。两千大顺骑兵分为四队绕着北京城的城墙奔跑。他们边跑边喊着口号:“大明必亡,投降不杀,顽抗屠城!”看着来回奔波叫嚣的大顺骑兵城头上的崇祯鼻子都气歪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谁人敢出战替朕杀一杀贼兵的锐气!”沈战保持了沉默,他对战争的理解比任何人都深刻。他的部队本质上不是骑兵,而是骑着马的步兵。骑马出城跟大顺军的骑兵互砍,那样的损失沈战自认承受不起,所以还是少开口为妙。“末将愿往!”一名叫李董的偏将出列说道。这哥们儿手底下有1500遂发枪兵和500连弩兵。在上一次对阵王继荣的战斗中李董带队干废了对方一个三千人的步兵方阵。很显然,这位仁兄是打出自信来了。“好,李董听令,出城击杀流贼骑兵,不杀够一千个人头不准回城!”崇祯抽出天子剑胡乱挥舞道。“艹,不要啊!”史可法,黄得功,李邦华等知兵之人同时在内心哀嚎道。这个崇祯刚刚打了一场胜仗马上就开始飘了。李董和沈战能一样吗?遂发枪打步兵好使,它打骑兵还能好使吗?对面的主帅从王继荣换成了李自成,你确定还能轻松拿捏人家吗?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变了,唯一不变的就是崇祯那迷之自信。少顷,李董带着麾下两千儿郎出永定门列阵。当李董列阵列到一半的时候,大顺军的两千骑兵突然从左、中、右三个方向同时冲阵。“艹,流贼不讲武德!”崇祯见状大骂,一群大臣跟着崇祯一起骂。史可法捂脸,沈战低头,没法看了。“预备,放!”李董骑在马上挥舞着战刀。“砰!砰!砰!”遂发枪兵们也顾不上什么齐射什么三段式射击了。只要枪里有子弹立刻开枪就对了。“嗖!嗖!嗖!”连弩兵的选择也差不多,看见骑兵冲过来就是一通乱射。再不射就没机会了,骑兵跨过百步距离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哗啦啦!”大顺军的三股骑兵全都倒下去几十骑。遂发枪兵和连弩兵打骑兵还是有效果的。但有一个大前提,你得保证火力输出的连续性。否则……,就等着挨揍吧。李董的部队不可能有连续性,他们连队形都还没列好呢。大顺军在付出了约三百骑的代价后终于冲到了明军阵前。“啊!啊!啊!”明军的惨叫声此起彼伏。高速奔跑中的骑士只要用手中的斩马刀那么一扫,被扫中的步兵立马就会喷出一蓬鲜血。一千多骑兵只是一个交叉冲锋便将出城的一千明军杀得七七八八。后面的明军已经不敢出城了,他们只知道在城门口胡乱放枪。“鸣金收兵!”外城主将黄得功下令道。“叮!叮!叮!”城门口的明军如蒙大赦,立刻一股脑地跑回了城内。吊桥随即升起,大顺军不认为自己能强行夺门。“哈哈哈!”四里外的一座高台上李自成和大顺群臣一阵大笑。崇祯小儿也不过如此,同样的套路竟然原封不动用两遍。这是傻呢,还是缺心眼呢?短暂的小冲突过后,大顺军把自己的士气打回来了。而大明这边很多人再次陷入了悲观情绪,这些人里就包括崇祯皇帝。至此,大明君臣达成了一个共识。面对亲率七十万大军来犯的李自成,断不可轻易出城野战!:()大明抄家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