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与竹马以后 > 第 11 章(第1页)

第 11 章(第1页)

十八岁之前,柯遂是没有做演员这个想法的。

他钟情于逻辑研究,以及实操性极强的实验过程,文理分班时选择理科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柯遂?”

回家的路上,怀宁回头喊人,打断柯遂的视线。

她问他文理分科要怎么选。

柯遂迎上她的目光,回答:“理科,你选什么?”

“我妈妈说文科好一点,她想让我学美术。”

“你想学?喜欢吗?”

怀宁想了想,决定说实话:“还好,不喜欢也不讨厌,但我从小就开始上绘画班了,老师也说我有一点天赋。”

“理科挑选的机会比较多,你各科成绩都不错,而且也可以准备艺考。”柯遂客观分析给她听,语气却像在劝说。

怀宁纠结了会儿,说:“但理科和文科比起来还是有点难,我回家问问妈妈。”

绝大多数时候,柯遂觉得怀宁像是只无欲无求的小乌龟,脾气极度温顺,给她找片水,隔几天伸进去撒把龟粮和虾干就能养活。

不仅能养活,她还会反过来舔你的手掌心表示感谢。

尤其年纪尚小那会儿,作为小孩子的他们身心都在发育中,该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年少独居的柯遂早熟些,通过小青梅与人的相处方式中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现象。

直到后来渐渐长大,怀宁的心思变得更成熟,负责调控情绪的器官当然也会随之完善,她会对他的疑问做出反馈似的回应。

柯遂才开始明白,她不是没有喜欢的东西,而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可他观察到了。

如果李莉优没有给她准备第二天的衣服,她会给自己挑选白色的。亲友递给她一大把糖,她会先吃酸甜口味的。所有去过的地方,她提过最多次的是大海。

最重要的是,她对表演很感兴趣。

当时那些不加目的的观察,后来成为他靠近她的方法。

在她不辞而别的同一年,柯遂重读高二考表演学院,尊重已经成年的他,父母没说别的,只问他想好了没有,他不回答。

其实柯遂一直说不清楚那时的想法,刻意不去清楚,不敢清楚。

但他知道,律师,研究学者,或演员,都是谋生在世的工作,对他来讲没有本质的区别,差别仅仅在于念头出现的早晚时间。

而半路杀出的后者取胜,仅仅因为它承载着对他来说更为重要的砝码。

事实证明,各方面都可以做得很好的柯遂,演戏也没差。

做演员,首先容貌要出众,他占了先天优势。

其次演技要灵动,他面部肌肉活动算自如,动态不至于给静态拖后腿。

最后,角色要抓眼也要适配,观众才会有惊喜感。

这大约同样是柯遂新人出道后火速被大众发现的路径。

潘之志导演三年磨一剑的诚心之作,除男女主角仍然为御用大咖外,其余配角只存在合适这唯一一条标准。

那个角色的确非常适合柯遂。

儿时亲身经历家破人亡的惨剧,首次露面一袭黑衣,他的古装扮相俊朗,气质疏离,处于亦正亦邪的阵营,表面袖手旁观却在暗地里多次出手相助,临死前才对女主吐出一丝爱慕之意,使得女主回忆起他帮助她时留下的那些蛛丝马迹。

电影从拍摄开始便收到颇多关注,上映后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他没急着签公司,等到大四上半年,学业几乎完成时终于两只脚都真正踏入圈子。

两年后,怀宁出现。

起初的心情,可以称之为无措。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